关于认知的最新感悟
任何“超越”的语境,指的都是去超越过去已经有过的感受,没有获得新的感受,就没有任何的成长,就不可能产生“超越”。
唯有“从未有过的感受”,可以让一个人认知扩容,大脑神经系统的联结扩容,灵魂扩容。
对世界持有两种感受:
1.这个角度这个生命已经具备了,早已经理解并穿透了,于是产生满足感;
2.这个角度还从来没有被这个生命看见过,于是满怀欣喜,学之,习之,转化为生命的一部分,最终穿过。
不断地吸收新的角度,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生命体验。于是乎,万事万物都给我带来喜悦
表面上看,人们都共生在同一个世界里。
但是,因为每个人感受力的不同、认知的不同、人生经历的不同,人们并不能活进同一个世界里,而是活在不太一样的世界里,甚至是完全不同的世界里。
真正领悟到这一点的人,真实地感受到了这一点的人,才能敞开心扉去接纳更多的人和事。
既不会把自己的世界强加给别人,更不会去活在别人的世界,
一个独立完整的人,既不求同,也无需存异,别人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里,对于自己来说,云淡风轻。
语言和逻辑的精准度有两个方向:
1.更靠近事物的源头和本质;
2.更靠近自己的日常生活,做什么,怎么做。
前一个方向的精准度让人一通百通,抵达通透;
后一种方向的精准度让人落地,用行动去创造自己的生命。
逻辑即语言,语言即逻辑。
语言的颗粒度,决定逻辑所能触及的深度;
语言的丰富度,决定逻辑所涵盖的广度;
语言的精准度,决定逻辑的有效性,让人更靠近事物的源头和本质。
看一个人的未来,听她说话
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是他的智商水平,也是他的未来
人的负面情绪=未能理解的自己
一个人对自己了解得越深
别人对他的影响力就越小
一个彻底理解了自己的人
别人对他的影响力基本归零
禅定,可以理解为对人身心状态的内在秩序的一种描述。
内在的秩序与身外的秩序和谐统一,谓之“禅”;
内在稳定的秩序不受外界的影响,谓之“定”。
与禅定相反的身心状态,就是失序。表现为:冲突、混乱、焦虑、恐惧、抑郁、凋敝。
人内心的无力感源自于内在的紊乱,什么地方打上了死结,人的无力感就存在于此。
内在有清晰脉络的人是不会对人生产生无力感的,他知道自己需要的力量应该在哪儿涌现
对于一个人来说,世界可以是虚拟的
身体也可以是虚幻的,一切都有可能是虚拟的。
但是,人的感受却是真实的,打你一巴掌,你一定会感觉到痛
唯有去深入自己的各种感受,才真正进入了生命之门
所以,感受才是生命的本质
什么叫活着?
活着,就是体验各种感受
所以,真正的活着,就是我把1分钟活成60秒
活着,就是感受此时此刻
很多人在谈到认知时,总喜欢用一个词:高维
看人、看事、看待这个世界,你比别人多出一个角度,就多连接到一个维度,这就是“高维”。
一个人的角度越丰富,他就越接近真实、真相、真理。
角度越丰富的人,谓之:看得更远,站得更高。
高人之所以谦卑,是因为他总是会对“再多看见一个角度”始终保持着敬畏
因为,“维度”可能是永无止境的。
成长,是让人的生命逐渐合道的过程;
成熟,是让人的自我逐渐合理的过程。
道,为天地之道;理,为社会之理。
合道,是永无止尽的;合理,够用就行了
请大家记住:
能引导一个人智慧增长的,不是道理,是原理
讲道理的多半没智慧,有智慧的多半参透原理
你读了很多书,没提升,说明你只看到道理没看到原理
人生的三种态度:人生三念:
正念,指的只是去感受和觉察,不评判,读取的是事物本质上的中性状态;
善念,指的是从事物积极的那一面去看待事物,读取的是事物的阳面,事物成长富足的状态;
恶念,指的是从事物消极的那一面去看待事物,读取的是事物的阴面,事物衰败匮乏的状态。
起什么念,得什么果。
心得总结:
1.活着,就是体验各种感受
2.人生是一场巨大的后知后觉
3.人的负面情绪=未能理解的自己
4.“平静”的真义,其实是获得平衡
5.人生最大的希望在于,自己值得自己等待
6.高维认知,就是比普通人多一个看事物的角度
7.一个人讨厌的人/事物越多,他的认知境界越低
8.能引导一个人去认识自己的,不是道理,而是原理
9.不偏于某一个角度,就是一种成熟。角度越丰富的人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