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看到有人发了一段对于《论语》的注解,我看了之后,很感慨。
这段简单的注解,背后其实体现了一个很典型而且很普遍的问题,那就是:
一直以来,对于历史上真实的孔子,以及对于原典儒学,所存在的误解和扭曲。
我觉得有必要借题发挥一下,简单谈谈我个人对此的看法。
把这段对话贴上来,以作存档,以飨有缘。
甚至,或许,以还孔子一个本来面目。
原文如下:
我的回复:
“孔子每天在屋顶上对着天大哭大叫,天啊,把孩子还给我!回啊,你回来啊!回来啊!”
这段话里的孔子,
感觉不像是圣人,
反而像是个捶胸顿足、嚎啕大哭、满地打滚的乡野村妇?!
如果至圣先师是这个样子,那我就不那么佩服了!
历史上的孔子,及其原始儒学,
对于七情六欲的态度,
从来不是宋明理学的“灭人欲”,
而是强调“情本体”。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人而无情,何以为人?
孔子一向的态度是:
作为人,
必然有情,
也应当重情。
然后,
在此基础上,
把个人的私情私爱,
推而广之,由近及远,
那就是“仁”。
一位真正志于道、向于学的君子、乃至圣人,
同样拥有人类所拥有的正常的喜怒哀乐等情感!
圣人与凡夫,君子与小人。
此心同,此情同。
只是,
圣人君子,会努力做到:
发乎情,止于礼。
所以孔子才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所以,
当颜回的父亲,
提出让孔子把他的“奥迪A6”卖掉,
以便给颜回买个上等棺材,风光下葬。
孔子却拒绝了!
不是因为孔子太抠门,舍不得一辆车子。
而是因为:“以吾从大夫之后。”
当然,我并非是在说:
面对颜回的死亡,孔子很坚强,很淡定,喜怒不形于色,法相庄严。
没有哭泣,没有眼泪,没有哀伤。
No No No,这绝非我的意思!
连刘德华都知道:男人哭吧不是罪。
对于颜回的英年早逝,
孔子当然有哭泣,有眼泪,有哀伤。
何止哀伤,简直是悲痛欲绝!
《论语》里面记载:
颜渊死,子哭之恸。
从者曰:子恸矣。
曰:有恸乎?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然而,对于孔子的失声痛哭和哀伤之情,
如果要进行场景还原,
描述或演绎起来,怎么也不应该是这样吧:
“孔子每天在屋顶上对着天大哭大叫,天啊,把孩子还给我!回啊,你回来啊!回来啊!”
把原本情难自禁的哀痛,演绎成一种歇斯底里的抓狂。
文字的功力、文学的修养、境界的高低,
其中的差别,就体现在这里。
文字,是思想内容的载体。
同样的内容,同样的事实。
不同的文字,不同的笔法。
所传达出来的场景和意境,
可以有着云泥之别。
而且,那位作者所描写的:
“孔子每天在屋顶上对着天大哭大叫”,
以及“一直哭到眼睛出血”。
在《论语》的原文中,
根本没有这样的地理描述和生理描述。
不知道作者是从哪个文献中看到的?
或者仅仅只是作者自己的臆想和发挥?
退一万步而言,即使在别的文献中有这样的花絮记录,
似乎也不需要加入到对于这段《论语》原文的注解中吧?
原文是怎么样记载,你就怎么样解释,不是很好吗?
何必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呢?
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质,就是:
写意和留白。
有些原本属于写意的东西,你太写实了,
没有了想象的空间,反而没了味道。
注解经典,最忌讳的,就是:
自作聪明,画蛇添足。
最后,
画虎不成反类犬。
注解经典,最好还是能够做到:
如实知,如实注,以经解经。
依文解意,三世佛冤。
道听途说,圣人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