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改变社会,手机改变人类。自1973年世界第一部移动电话诞生以来,手机的普及风驰电掣,一日千里。智能手机经过90年代的“问世黎明期”,到2000年前后的“商用机扩大期”,发展到2007年以后的“大众普及期”,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的一个器官,如影随形,如胶似漆,须臾不离,难舍难分。人们对手机的好恶是爱恨情仇,一言难分,“爱也悠悠,恨也悠悠”,“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对于我来讲,手机之利还是大于弊的。恰如十九大报告中所讲:“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以前我遇到不认识的字,会随手查阅字典。但有时候字典不会随身携带,当遇到生僻字时,一时找不到字典,心中难免会着急尴尬。但自从有了新华字典APP,这个问题就迎难而解了。遇到拿不准的字,点开APP,输入难字,立见分晓。俗话说,“物不如新,人不如故”。自从有了这个宝贝,纸质字典就渐渐受到了冷落,“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字典虽不常用了,但我并没非绝情,时时也会想起那些可爱的字典,常常会泛起一些美好的回忆。
小时候,家里没有字典。我有一发小,他哥哥在福建当海军,大慨是一个副营级军官。有一次他哥哥来家探亲,带给他一本《小学生字典》。这本字典不同于寻常的字典,有组词、造句、近反义词等功能,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新颖,非常实用。见到这本字典后,我心生喜爱,羡慕无比,有事无事常去他家跑,找他玩,“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翻阅字典也”。时间长了,或许是他不喜欢学习,也许是慷慨大方,要么是出于发小纯真的感情,后来他居然送给我了。得到字典后,我真是如获至宝,珍爱有加,学习也变得更加努力了。我现在尚能握管,此字典之力也。
《小学生字典》犹如一盏明灯,点亮了学习的兴趣。
参加工作后,工作平平,没用什么成绩,好多年没有受到过表彰。90年前后,人们对于荣誉的重视程度没有现在这么炽热,“县优”对于乡镇初中来说是珍希品种,凤毛麟角,每两年才评选一次,一次也就是二三个名额,大多数都给了民办教师,好照顾他们转正。就连镇级荣誉也是非常珍贵,大多倾斜给毕业班教师,常人难以企及。有一年,不知道是真干出点成绩了,还是领导出于关爱照顾,我破天荒被评为“镇优”。全镇表彰会在原虎园部队弃置不用的营房内召开,奖品是一本《现代汉语小词典》。这是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编纂的小词典,精华毕呈,系统新颖,轻巧灵便。因为这本词典有点小意义,而且编排合理,规范实用,于是就成了我书桌上的镇桌之宝。从此以后,我读书的兴趣也渐渐浓厚起来。20余年间,《小词典》与我朝夕相伴,解难释疑,历久情深,俨然如第二伴侣。
《现代汉语小词典》开启了我的读书生活。
2004年,我到县人事局办理学校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因办证工作人员出差外出,于时一位高副局长亲自办理。当看到这位局长大人在操作微机时,居然用五笔输入法,大为吃惊。心想位居高官,事务繁忙,年龄偏长的领导都能用五笔,吾辈年富力强,心有余闲,“彼人也,我亦人也,彼能会,而我何不能会?”自此决心学习五笔打字法。先到书店买来王永民的五笔字根表,接着开始背口诀,记键盘,学拆字。口诀“王旁青头戋五一”“土士二干十寸雨”这些字根还好背,键盘26个字母盲打也能行,关键是拆字难。面对一个个熟悉的汉字,茫然不知所拆。焦急之下,恰好在书店偶然发现一本四川辞书出版社的《万用学生字典》。这本字典冠名万字,功能强大,具有查英语单词、查五笔、查笔顺、查组词造句、查著名古诗词等功能,不愧是万用字典。对于小学生来说,用途非常广,实用性非常强。但对于我这个成人来说,却仅仅是为了查五笔,有点大材小用。不惜重金,买了一部。从此,象着了谜一样,发奋练习,见字就拆,“不疯魔,不成活”,历时半个月,大功告成。
《万用学生字典》成了我学会五笔打字法的一把钥匙。
前些年,年级中流行图书角。我在高三年级见到一本古典名著珍藏版《史记》,这本书纸质粗糙,错字连篇,明显是盗版书,虽是盗版,但所选内容却是菁华,原白文对照阅读非常易懂。受其影响,我买了一本正版《史记》。买到书后,发现要想阅读文言原文太困难了,生僻字、繁体字接二连三,文言句意似懂非懂,个别篇目犹如天书,如堕五里雾中,不知所云。听别人说,要想阅读古典文学,《康熙字典》是必备。县新华书店里有这种字典,高大上,煌煌可观,藏之于专柜,价格昂贵,非我所属。恰值“双十一”,淘宝上有上海辞书出版社标点整理本《康熙字典》,价格在百元之内。于是在小崔好友的帮助下,网购一本。此书以道光王引之订正本《康熙字典》为底本,参校别本,重新横排出版,全书逐句加标点,查阅很是方便。有了这本法宝,从此我阅读《史记》也顺畅方便多了,大体能管窥太史公的名山之作了。
《康熙字典》成了我学习古代文学的亲密陪伴者。
字典,现在除了学生、学者们还在案头继续使用外,大部分人都将其束之高阁,放之于书柜了。但小小字典,却典藏着我阅读生活的点滴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