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关《自杀》这本书,必须知道的一点就是,交稿后仅仅十天,作者便自杀身亡。
这本书看上去是作者对自杀好友的缅怀,而实际上,也是作者自己对死亡的参透。
在篇末的三行诗中,其中有一首是
诞生突降于我,
生活占据了我,
死亡完成了我。
死亡,对于作者爱德华•勒维而言,不过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二
本书的体裁非常奇怪,全篇用的是第二人称,像是作者对好友的缅怀与悼念。比起小说而言,更像是书信。
在作者的娓娓道来之下,我们知道了死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过什么样的经历,死于什么形式,以及最重要的为何而死。
对于死因,作者设想了很多,也帮我们澄清了很多。死者在生前,也许和许多的普通人一样,看不出任何的端倪,猜不到何种的偏差。就像是读者生活中的朋友一样,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特点,但是对着自杀这个话题,就像是大多数人一样,不会谈得太多,聊得太多。
你没有企图自杀的前科。你不惧怕死亡,你先于它而存在。
你的自杀让人以为你活得很惨,可你的生活其实并没有那么不幸。比起想念你的人,你的痛苦没有那么多。
你对生活不满不是因为身体机能出了问题。
就像是书中说到的一样,一旦自杀成为了结束生命的方式,之前生活中所有的痕迹,都会成为“自杀倾向”的蛛丝马迹。
你深陷在无休止的怀疑中。你说自己是这方面的行家。可是怀疑让你累得不行,你甚至怀疑起了怀疑本身。
你死了,因为你要冒着空无一切的危险去寻找幸福。
你打算建造自己的墓地,不想劳烦别人为你挑选最坚固耐久的安息地。
当作者为自己的好友整理了这么多的死亡的线索的时候,他得到了什么呢?他理解了好友的世界了么?他参透了生命的意义了么?他渴求死亡的内涵了么?
的确。作者用实践回答了我们。他用自己的死,证明了自己对于生命的思考。而也就像是他在书中所说的一样,你离开的方式把你的人生改写成了另一番模样。认识你的人根据你最后的举动去重新理解你的每一个行为。而作者爱德华•勒维的生命之林,也不可避免的落入了黑色大树的影子之中。
三
在另一本书《自画像》中,作者将自己作为对象,丰富地刻画,细致地讲述,似乎是想给人留下一个更加丰富更加立体的自己。在一百页的篇幅中,他用一个接一个的陈述句,从各方面提供了我的性质。作者是不是书中的人物呢,无法确定。但是对于创作,对于写作,书中有这样提到:
我有时有写书的想法,发现这是一个出不去的又黑又窄的房间,相反,我有时会发现这是一做有无限分支点明亮房屋。在这里,快速畅行怡然自得。
本书的创作,对于作者,更多是一种发泄的出口,而不是一个自我宣言。循着这个途径入手,《自杀》这本书对于朋友的分析,更多的也是一种对于临终前的自己的记录和剖析。
不过,在《自杀》里面又有这样的文字:
你读到的,是两种认识的重叠,一个是你的,一个是作者的。你怀疑自己观察到的,却不怀疑别人虚构出来的。你在真实生活的不绝流水中感受它,但你却按照自己的阅读节奏控制虚构生活的进展。
四
这种试探与暧昧的态度,在文字背后,读者只能感受到一个敏感焦虑的作者。
他用文字倾诉自己的一切,又担心读者不会理解自己的真情实感。当这种情愫变成”自杀“这种极端的行为的时候,爱德华•勒维只会越发的悲观。他已经猜测到了,他的文字已经被”自杀“所笼罩,已经无法摆脱这个字眼的影响。
爱德华•勒维对于自杀的想法,是否已经全情的投入到了《自杀》这本书中,其实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读者如果能从字里行间找到生命的共鸣就好。如果不能,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