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考研已经结束,几家欢喜几家愁,基本上一志愿能进梦想学校的,二志愿调剂的还有决定奋战2019的都已经尘埃落定。可是考研的魅力何在,为什么那么多人拥有为伊消得人憔悴,望断天涯终不悔的勇气,一战二战甚至三战?
以我自己考研的经历来看,也许为的就是心中的一点执念而已,心中的那个叫做梦想的东西需要被实现。曾经从纯文向偏理跨了三年,最后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自己心仪的专业。回想自己考研的经历,简直就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学习英语政治时,因为找对了方法,所以三年都是及格以上的分数。而专业课却是我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结界。
我从来都不是聪明的孩子,更不是用对方法的孩子,所以对于我来说,每次一条全新的路摆在眼前时都走得倍加艰难。
很感谢在一战考研时就找到了正确学习英语的方法。在大学前两年里,我不断地摸索通过英语四六级的方法,努力记住当时既陌生又冗长的单词,虽然不是很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但还是在一遍又一遍努力背诵,直到自以为懂了。因此那时的积累为理解考研英语增添了很多助力。在复习考研英语时,关键是把词汇背得滚瓜烂熟。要达到见到它就像见到你我他这样的汉字一样立刻马上就能明白其所有的含义。如果不可以那么立刻查字典,把它所有用英文解释的含义都一条条清晰地记下来,然后清楚地记住。所谓记住就是当再次遇见它时它的每个含义你都能够完美输出。如果单词到达这种程度,那么考研英语最后的分数就不会太差。
至于考研政治,我并没有花大力气复习,不是因为它简单,而是因为它就是我本科的专业。所以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只是凭着本科的老底混到及格。
专业课啊专业课,在一战时我花的时间最多回报却最小。一直以来我都以漂浮的状态面对大学的学习,以想当然幻想式完成作业,从来都没有踏实地理解过深刻地思考过。在面对新的专业时,我依然以此种方式感动自我般努力着,其实只是走马观花,基本什么都没有留下。结果是一战专业课的初试成绩出奇地惨淡。二战时,开始逼着自己去理解,去思考。可是由于天资确实有限,很多应用的大题还是回答地漏洞百出,加之报的院校太高,二战的结果只是重复历史罢了。就这样,有了三战。
读研的生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跨专业的学生,特别是文跨理的学生,不是很招导师的待见。那些编程与逻辑,是很多文科生醒不来的噩梦。
考研时,确实有感天动地般的努力。那时候在高原的校园里每天清晨都大声背诵英语阅读理解的真题文章,艰难地理解那十分陌生的专业课概念,似乎永远都是两点一线。这样的自己有时都会令他人感动地热泪盈眶。那时候偏执狂热地以为考研就是命运的转折点,自此可以向人生巅峰更近一步。直到读研后才发现自己在读书上的才华真是少得可怜,三战,只是对命运的不甘,而不是基于自己的了解。
于是,我狠下心,放下自己的偏执,放弃了别人眼中那看似耀眼的光环。幸福的路那么多,没有必要非走这条不擅长的,不是吗?有时候对自己狠一点,不是逼着自己向那别人以为可以改变命运的方式死心塌地地努力,而是认清自己,明白自己的特长,拿的出抽刀断水水更流的勇气。这样的话生活就不会在你那没有天赋的路上布满不着边际的荆棘,也不至于战斗到最后剩下的只是满目疮痍。
每条路都很难,但是在不适合自己的路上前进简直就是难上加难。你可以去尝试,但也要懂得怎样放弃。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2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