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修行

  昨天,杨老师讲了如何帮助孩子翻越学习苦乐山的“五道门”:

第一道门:生理学动力——苦学与乐学;

第二道门:主体性发展——被动与主动;

第三道门:自然人需求——需要与想要;

第四道门:优越感目标——自卑与超越;

第五道门:爱——爱与恐惧。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杨老师把苦乐山的图画出来后,我脑子里呈现的图象更加清晰,如下图。随着孩子攀越山体不断上升,其实有一个隐形的管道随山势向上,源源不断给孩子的精神人提供营养与动力。管道即连接父母与孩子心与心的通道,亲子关系的通道。在孩子奋力攀爬学习的苦乐山时,也是我们家长随着自身学习成长不断调正亲子关系,使之管道畅通的过程,所以,调正亲子关系,是需要我们日日做,月月做,年年做的最基础的家庭教育工程。

      如何调整亲子关系?杨老师给出最好的答案:陪伴。他从来没给孩子补过课,解惑也是十来分钟,大量的时间陪孩子玩,打篮球,钓鱼,一起网游等等,在家长眼里都是与学习无关“浪费时间”的事。也正是这些做“没营养的事”的过程中,杨老师与孩子的关系越来越近,越来越铁,人对了,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对,孩子愿意听,信,影响与引领自然天成。

      随着山体上升,家长不断学习成长过程中,也是自身爱的能力与纯度提升的过程。随山体上升的管道里流的什么精神营养?一个字——爱。爱字太笼统,用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话说: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杨老师就是爱的使者,理解每一个孩子的难、痛、苦、乐,对孩子没有评判,在他眼里从来没有好孩子、坏孩子、问题孩子之分,只有暂时遇到困难需要伸手帮一把的孩子。

      对于父母,爱的难点在于接纳,接纳意味着放下。放下做为家长的权威,放下我们攀附在孩子身上未能实现的愿望,放下幻想,放下各种标准与条件,放下我们自身设置的面子、好成绩、好习惯各种障碍,全然看见孩子本身。父母学习成长的过程,是不断做减法的过程,不断与孩子剥离,边界不断清晰的过程,也是爱的修行的过程,提升爱的纯度的过程,最终用我们的爱随孩子一起爬上学习成就与爱的巅峰。这一过程也很好的诠释了一句话: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