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县第八中学1965年秋创办于凤亭村,前身为谷中农中,从凤亭经谷口到莪洋,三次搬迁,四易校址,1991年因水口水电站库区搬迁,复建于黄田镇,侧卧黄田八虎路,面对涛涛闽江水。今天恰巧路过八中莪洋旧址,再去看了一眼我待过两年的地方。
我爸和我妈都在古田县第八中学的前身谷口中学上高中。老爸毕业后回校任教,任教期间经历过学校从谷口到莪洋再到黄田三个校址的搬迁,家里还留着学校搬迁留念的搪瓷杯、搪瓷碗。我出生前两年就住在莪洋旧址,长大后又在八中新址读初中。与八中有很缘份。
莪洋八中1977年建校,1991年即搬迁至黄田,师生中流传着一首描写八中的诗:“八中石阶,阶阶高,高接书山;校园小路,路路通,通向学海。”取自“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整个学校学习氛围浓厚,师生友爱互助。学校有宿舍3栋,都是土楼结构,楼下住学生,楼上住老师。大部分建校资金都投入教学楼的建设,2栋教学楼都是砖木结构。现在宿舍楼已基本毁坏,唯有教学楼还挺立在杂草丛生的码头边,沉思流逝的岁月。
土楼是利用未经焙烧的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的泥土,以夹墙板夯筑而成墙体、柱梁等构架全部采用木料的楼屋。
这是宿舍楼到教学楼的98级石阶,不仅连接宿舍楼与教学楼,更连接了莘莘学子的现在和未来。这便是建校诗中的“高阶”的由来。如今已经杂草重生。
左右两边就是砖木结构的教学楼,中间是学校的饮水井。那会大家都拿个旧篮球插个棍子用作打水,水井出水有限,学生又多,加上搬迁前闽江离学校还有半小时的路程,来晚了就没有水喝了。来个灵魂画手画工具。
学校搬迁后教学楼改成机砖厂,不久机砖厂也毁弃,但内部依稀可见当年的情景。
漏了顶的那间屋子是我妈以前养小动物的屋子,当然是拿去吃的小动物,有鸡兔鸭老爸说里面还有蛇出没,跟我抢鸡吃。下图的宿舍楼边,是我爸养鸭的地方。
这是旧校办厂,原来给学生勤工俭学的地,做木制的螺丝刀柄。
我妈说,学校离她上班的地方做轮船要2个小时,她就每周每周来看我爸。一条闽江情牵两处。
学校搬到黄田后,硬件条件好了很多。师资力量增强,学生数也增加了。担负起周边乡镇的初中教学任务。
扩建后的教学楼的右半部分。
四易校址,能换的是硬件,能变的师生,不变的是学校的治学氛围,不改的是校风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