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更该重视精神需求吗?

读到一篇简友的写作,文中提到如果穷人无法通过微薄的收入提升自己的物质需求,那就应该重视精神需求。

所以他说,穷人要在保证基本的谋生之外,要多多引进感恩、收集小确幸、培养爱好、阅读、写作、运动、健康饮食、减法哲学等这些习惯。

我想说,如果他所指的穷人有了这些习惯,应该距离非穷人也不远了。

也许是上了年纪,或者是曲折的经历使然,现在看问题的角度越来越貌似冷漠甚至冷血。

有个词叫上帝视角,我不太懂具体是什么意思,感觉现在的自己就有点上帝视角,可能我的理解不一定准确吧,就是那种冷眼旁观的意味。

在我看来,什么有情饮水饱,纯属扯淡,我更相信贫贱夫妻百事哀。当你囊中羞涩的时候,不要用安贫乐道之类的说辞来自我麻醉。尤其是年轻人,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

其实我不太喜欢“穷人”这个字眼,看起来有点刺眼,听起来有点刺耳。

穷的对面应该是富,那到底怎么算穷,怎么又算富呢?我想每个人的标准可能都不太一样。

大概二十年前,我和老公花光了我们身上所有的钱,买了一台价格一万两千多的笔记本电脑,口袋里只剩两块五毛钱,只能两人吃一碗面裹腹,而且确实没有多余的钱。你说那时候的我穷还是富?

二十年后,我们有车有房无贷款,消费万儿八千眼睛都不眨,但我天天在拼多多上划拉一堆破烂,还会抢购0.1元的垃圾袋,你说现在的我穷还是富?

想到一句歌词:等到风景都看透,我愿选择细水长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