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出的节日

火爆的“双十一”已经经历了四个年头,即将进入第五次的全民狂欢。回顾“双十一”的发展过程,不得不说是一场奇迹,一家企业为经营而确定的一个日子,如今却是被硬生生的塑造成一个民众的节日,相比起它刚开始时的新鲜感,如今的“双十一”对于人们已经不那么新奇——而是成为一个特别的存在。

11月11日原本的“名气”源于他是一群光棍暗自神伤,自我安慰的日子,更多的表现出光棍们的“凄惨”,但是从2009年的11月11日开始,它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它的色彩变得不同——购物狂欢,低价狂购。如今,光棍节已经淡出了人们的实现,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阿里巴巴的努力,光棍们从此不再神伤,因为他们也能从降级中分得一杯羹。

发展至今,“双十一”的地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在那些网购达人们的生活里,每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预备清单,全待“双十一”的抢滩登陆,最愉快的莫过于自己收藏的商品如期降价,而意料之外的特价商品也能满足自己淘宝的心理。我妈妈自从09年开淘以来,如今也俨然一位资深网购达人,对于她来说,“双十一”是每年比传统节日还更具意义的日子,所以说这是阿里巴巴经营出来的节日,一点也不过分。

而现在,“双十一”已经不在属于阿里的专利,因为它的节日效应,越来越多的商家借着“双十一”搞起了促销活动,诚如春节、国庆的节日效应,押宝“双十一”的打折促销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其节日化和全民化。近日,因为竞争对手的觊觎,阿里更是将“双十一”注册为独家商标,为的就是独享自己创造出来的这一块大蛋糕。

“双十一”的风潮不仅席卷线上商家,也影响了线下企业的经营计划。昨天我接到一家健身馆的电话,一上来就来了一句:“双十一快到了,我们XX健身推出了新店体验活动……”听惯了节假日的活动名头,这“双十一”的优惠活动还是第一次听到,诚然“双十一”已发展到如此地步,做生意的都想借着它的噱头赚一笔。

事实上今年的情况确实有些不一样:电视上“双十一”的广告、阿里的“双十一”商标注册、“双十一”的节日效应等等,无不显示了阿里的宣传力度之强,借着在美上市的劲头,阿里如此的运作大有稳定江山的意图,但这其中是不是也透露着阿里面对的压力之大也迫使他不得不祭出更多的宣传手段,这其中的寓意带来日在细细讨论。

阿里对于中国消费的贡献是很大的,我国处在产能过剩而出口势弱的尴尬节点,未来的趋势是释放我们庞大消费人口红利,随着国内商品质量的提高,购买国内商品不再是人们的负担,对于中国制造的信任也给予国内企业技术创新、质量保证、发展壮大的动力,“生产——消费”的内在良性循环一旦形成,我们将不再受制于国外的制约,在国际关系中也越能挺直腰杆。阿里做为电商平台,为公众消费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窗口,而京东、苏宁、聚美优品等企业的参与不仅为我们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也能使良性竞争下的企业环境越发健康,极大的刺激企业的发展,于国于民都是极大的利好。

经营出来的节日,不仅意味着消费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预示着令人期待的未来。


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欢迎订阅:mabulimantou45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