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错过升级的

1.仅仅“以为某些观念于己无关”,就可能让一个人永远生活在另外一个“自洽的世界里”。

有些观念,你觉得跟自己有关,它也不一定会起作用;但反过来,若是你觉得与自己无关,那么它一定不会起作用……

有些观念真的很重要,但它们要么太简单乃至于被人们轻视,要么太过违背直觉乃至于无法相信…

就像投资理财,不是有了钱才去做,而大部分人是认为要等我有钱了,才去理财投资,起初我也是这么想的,在上辈子,就想着通过工作存出存款,再去投资理财,结果是一辈子了,钱没存下,反而成了“负翁”。我庆幸在这辈子快完的时候,接触老师的课程,突然醒悟,不是有钱了去投资就叫理财,而是要让自己思维观念上先搞清楚理财投资的概念,再结合实际生活去践行,慢慢地理出闲钱,再重复投资。

2.“感觉没关系”是错觉,就是错觉,也常常是最可怕的自证预言。若是主动吸收那个观念,按照那个观念去做,就“事实上有关系”了;做不好不要紧,没人一开始就做得好,于是,拼命去做就是了;刚开始无法很熟练地按照那些观念思考也没关系,反复琢磨,反复尝试,自然而然就开始深入了……做就要使劲地做,想就要深刻地想——否则就跟你实际上完全没有关系。

3.做什么事情都要讲方法、有耐心,写作也一样。

4.写文章

(一)三条基础常识建议

①第一条建议就是:多写、多写、多写……

②第二个建议是:认真思考所选择品类的受众属性。

③第三个建议:写作是双向沟通而不是单向表达。

(二)内容质量判断原则

①逻辑严谨

a.形式逻辑(Formal Logic)

形式逻辑就是我们上学的时候最初学的那些,比如三段论,一个大前提,一个小前提,推出一个结论;当大前提和小前提都正确的时候,结论必然是正确的。

b.非形式逻辑(Informal Logic)

c.认知偏差纠正(Coginitive Bias Correction)

②论证精彩

如何找到精彩的例子(证据)?

精彩的例子(证据)是攒出来的,不是找来的。写并不难,难的是正确思考和系统积累。

(三)关于所谓文采判断

①修辞

修辞有很多种,我只用一种:“类比”——这方面《围城》是我的唯一教材。类比的好处很少有人深入探究,在我看来类比是一种非常特殊且有效的“沟通”工具,我找到对方(我的所谓“对方”其实是很多很多人)已知的点,然后用那个对方已知的点让对方理解对方之前未知的点——这多精妙啊!还有就是,“你怎么知道对方哪些未知、哪些已知?” 这还是靠积累和经验啊!一些人通过长期耐心沟通观察的结果就是可以做到“未卜先知”。

②韵律

韵脚和节奏。我们平时讲话是没必要每句话都恪守韵脚的,但写文章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两个地方应该注意韵脚,这不仅是基本功,也是最容易加分的选择。

而所谓的节奏,落实到文字上,那就是长短相间的句子和意群了——这也是一个特别容易掌握却很少有人注意到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绝大多数被理解为“文采”的东西,最终其实是思考与习惯的结果。

(四)格式化写作的好处

①最厉害的格式化写作通常都是把结构与元素抽象到极点之后,进行格式化。

(五)你为什么非写不可

①写作(其实公开演讲也一样),本质上来看,目的是为了产生影响。

只有产生影响,传播才算是起了作用,否则那就是一坨堆砌起来的文字,有没有都可以的文字,谈不上价值也谈不上意义的文字而已……

②只不过,注意力产生价值是有前提的:

吸引的注意力必须大到一定程度才开始真有大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如果居然可以长期吸引大量注意力,那么就更有价值。

注意力产生价值描绘出来基本上像是“复利曲线”——必须到达“拐点”才真正有意义,因为获得注意力本身也同样是有成本的,在拐点之前,收益可能其实是负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