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冷叫成都冷。成都的冬天是不分暖冬寒冬的,这是共识。基于此,有些人甚至置疑它是否宜居?可冬天终究只占一个季节,且低温顶多是零度上下,再说办法总是有的,所以这块短板不至于拉低它较高的宜居值。比如,今年我就找到了四个“暖”点:
一个,家里挂了石墨稀电暖板
之前不止一个人说:成都地靠西南,不像北方的冬天(寒冷),就几天的事儿,挺一挺就过去了;也有人说,老房子就别再折腾,弄个空调、电褥子就解决问题了。可我一直想的相信的还是传统采暖方法。为什么没有改装水暖,安了空调?因为房子是租住的,总觉得投入太多不划算。
一日,楼下的中年妇女来敲门,说空调太吵,影响她睡眠了。当她得知空调是新的,嗓音达标,才说“那,晚10点以后不要开哈”。怎么办,是图舒适,还是选邻里和睦?再说,咱从北方来,什么冻没有挨过,难道不抵“南方小土豆”坚强?事实上,空调的声音、下半夜的冷、电褥子身上身下的两重天,无一不使人崩溃。人在现实问题面前,身体比精神诚实,尽管你想坚强或心里觉得禁得住。使人跳出经验窠臼的永远是教训,而后者只能从“南墙”的体验中获得。
这次是老友赵俊平的真诚帮助使我转变了观念。要说友谊还得是“纯真时代”的才瓷实!石墨烯电采暖果然“比预想的好”:衡温、除湿、省电、无光无噪。快哉,科技让生活更美好。在成都的冬天也能一觉睡到大天亮了。
二是添了一身晨练服
晨练已几十年了,虽说期间经历了被迫、无奈、接受和乐享的漫长过程,但终究是习惯了。在新疆,一身棉麻体能服春夏均可,冬季在室内运动也能穿,可它在成都就不行了。穿的薄冷地出不了门、厚了笨重又出汗等等,先是晨练“破窗”,再就是一泻千里,打乱的可不止是生活节奏。今年不一样了,一件网购的200多元的山人牌晨练服,让我把过去的早晨拣回来了。不是常言说什么在于晨、什么在于春嘛,早晨回来了,春天回来了,日子还难熬吗?
三是吃上可口的牛羊肉了
数十年边疆农牧区生活,养成了我牛羊肉的嘴和胃。可在成都,麻辣火锅、山猪腊肉、四季鲜的鱼虾和蔬菜纵然能让人大饱味蕾,但当地的牛羊肉少了新疆口感,不能不说是一个美中不足。新疆人的冬天,那个不往肚子里装上几只羊?人是铁,饭是钢么。好在,时间给我擦亮了眼睛,眼睛带我找到了通往罗马的路一一仁厚街牛羊销售点。两个青海回民摊位,专售川西、坝上和青藏山区的牛羊肉,不是新疆却似新疆。冬日里一锅滋鲜味醇的大块羊肉,不由让人哼唧“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喔哦…”。乐不思“疆”。心灵的奢华完败在“一口羊肉汤”的碗沿下。
住穿吃说了,那第四是什么?立冬那一天,我发现蜡梅开了。前几天花苞还瘪瘪的,可说开就开了,那以后的日子可有得做了…不说了,不能说了,再说就成“温饱思淫欲”,非挨臭骂、砖头不可。
环顾四周一派凋敝,空气中的寒流仍然凛冽,唯有枝头的蜡梅花,透闪着点点希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