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做的好好的,突然想到关于网络舆论的事情,立马起来写下来
网络舆论的原则之一是发言才存在,对于这一点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从审视一件网络舆论事件的人的角度来看,由于网络的庞大,发言者和不发言者同时存在,又由于网络交互的视听特性,作为无法通过视听以外的方式接受信息的物种,我们无法对不发言者的存在进行确定。因此,即使一场讨论实际有无数人参与(发言者与不发言者),我们也只能认识到发言的那些人,评价舆论事件只能从发言者的言语态度进行评价。
另外发言存在时间顺序的先后,按理说我们应该将特定发言针视为针对特定时空进行理解,但构成网络舆论事件(我说的就是骂战)的发言却会因为人为地重视突破时间顺序,成为后续发言针对的对象,而人为突破时间顺序的前提就是发言证明自己的存在,不发言无法证明自己的存在也就无法刁难别人。这种情况我发现存在于网络直播的实时评论区(弹幕)中,每当有人说的话刺伤了另一些人的眼睛,另一些人就会借此大发特发难。
二,从不发言者的角度来看,作为网络讨论的参与者看到发言者客观上代表了自己存在却说出和自己相违背的话,很容易就因此说出针对性言论成为发言者。最典型的就是原神玩家和原批的讨论,网络上大家总是讽刺原批只知道玩原神进而将其作为生活的全部,但正常的原神玩家却并不这么认为,于是看不下去由此加入发言。说实话,这种加入发言的后果往往是越吵越凶,越吵越脱离原本的讨论直接进行人身攻击,但现代人独立意识又不允许大多数人看到自己被随意代表,于是尽管有无数前例告诉我们这样做的后果不好,仍然有人会因为感到自我被侵犯加入讨论,成为骂战的直接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这只是对实际情况的描述)。
所以想要网络环境变好,提高不发言者素质是一个方法。不发言者一定要克服小家子心理,要认识到发言者只是发表他们个人的想法并没有想要代表自己的主观意思(尽管网络舆论的原则让它们客观上代表了自己),以此合理说服自己不要骂人。另外,发言者也要知道自己发言不仅代表自己还客观上成为社会舆论,特别是发表歧视性言论、极端言论的时候,不说所有人,别有用心之人很容易以此断章取义将”个别的、个人的“的言论作为”特别的“言论对待,将你的话视为整个舆论的特点。西方媒体将某一网络言论摘取出来攻击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
唉,网络舆论就是一次无穷的循环,只要有人投下了个别性的话语刺伤了别人的眼睛,别人就会以自己被代表进而发表反对意见,两方开始对拼,期间再有人发表个别性言论再刺伤了别人的眼睛,又会重复前面的过程。这个循环将重复到一个人的话语最终没有刺伤任何人的眼睛,这还是一步到位的情况。一个人在网络上会说出多少话,其中很多都是针对同一件事的渐进讨论,这里就很可能在无意中惹得别人不高兴,别人的不高兴又可能惹得自己不高兴,自己的不高兴又又可能引起另一些人的不高兴,就这样不断循环,想想就知道期间发生舆论事件的可能有多大!。唉,让人想想就头大。更让人头大的,如果有些人的发言和现实相比是颠倒黑白,为了引导舆论,我们还不得不加入这个循环。加入这个循环将舆论导向正常还有可能,不加入就一点可能也没有了。
唉!
让人在网络上不发言是不可能的,我现实中就老是因为憋着不说话感到郁闷,而网络上发生的事件可比现实中要多得多了,人总有想要说话的时候。少说话也许更加现实,一个人最好对每一件事最多只说一句话,虽然这样打破不了循环,但多少能减少同时发生的循环数量,相比最坏的情况而言多少是好的。
额,我发这些字是不是也会刺伤一些人的眼睛,开启新一轮的循环?不不不,我真的只是想说一些话,这些话真的没有针对任何人的意思!
我好像理解了为啥有的文章后面加注”本文章只代表个人言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