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书中有个问题:假设你非常非常有钱,记录你把过多的资本,过多的金钱,资产和产权同什么关联在一起?我写下了“生活”二字。每个人在每个阶段对金钱的想法都是不同的。
哪些因素有利于你获得大量的金钱;
哪些因素不利于你获得大量的金钱;
看一下之前你勾选的信念清单,你拥有金钱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文中提到的这3个问题我一个也回答不上来,很多时候对金钱的渴望只是凭感觉,这或许就是书中提到的“情感力量原则”,所以我只能是穷人,我不知道何为财富,何为金钱,我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记得小时候有个猴子摘桃的故事:小猴子出门找食物,路过一片桃园时摘了很多的桃子;在经过一片玉米地时,小猴子把桃子扔了,摘了很多新鲜的玉米;在遇到一块很大的瓜田时,小猴子尝到了美味的西瓜,就把玉米扔了,摘了西瓜往家走;当小猴子来到一片花田时,看见漂亮的蝴蝶在飞来飞去,就放下西瓜,追逐蝴蝶了,不知不觉进入了一片森林,迷路了,最后小猴子两手空空......
记忆中听到“信仰”是在小刀大叔的分享课上,当时觉得小刀大叔,特牛13,哲学的大师啊,膜拜啊.....我现在才明白自己不懂啊,写到这我就问我自己为什么:因为认知的不足,自以为是,种种原因造就了现今的我。人人都说社会不公平,其实只是自己的自以为是而已!别人读100本书,你连1本书都没读完:同样是挣100元,有的人用几分钟,有的人用几小时,有的人用1天,这就是差距。至于差距怎么形成的,每个人心里都一清二楚!
言归正传,什么是信仰:信仰是指某种思想或宗教对某热某物的信仰,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来自网络),看了之后我还是不懂什么是信仰。那换个角度思考,历史上的名人,他们总该有信仰吧:爱迪生发明了灯泡,牛顿的地心引力,瓦特的蒸汽机等等,他们信仰什么呢?他们都有共同点,都有自己明确的奋斗目标。那么我可不可以把目标看做我的信仰呢,我个人认为在某种层面是他们是相通的,但是又不完全一样。至于我的信仰是什么我真不知道,那就寻找自己的信仰吧!
书中提到:你有多少信仰,它们是积极地还是消极的,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信仰有多强烈。一种信仰就可以决定一切!大多数人对财富富足持有的消极情感,比对财务自己持有的积极情感还要强烈。回到猴子摘桃的故事,若是从一开始,小猴子就知道自己要桃子,其他的都不要,那么最终也不会毫无所获!我现在对自己的评价就是:我就像一只猴子!
人生当中会遇到很多我们值得学习的人,18岁之前我以舅舅为目标,因为他是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今天,对我影响最深的是3个好友,他们的经历不可复制,但是他们的背后的努力是可以复制的,这些人对金钱的态度我不清楚,对人都很实在,对于理财,从接触中了解到他们只是了解一些基础知识,和他们也谈对金钱的看法,但是受自身综合素质,经历等等
各种原因的影响,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和建议。书中说:建议者常常将对自身处境的辩解伪装成对你的建议。除此之外,建议者总是随时谨记自身的利益,所以书中说到:永远不要接受一个不会设身处地的人给出的建议!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