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到2025年,通过中小企业‘双创’带动孵化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10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9月7日,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的有关情况。
1. 什么是专精特新企业?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四大优势的中小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0年7月,十七部门印发《关于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的若干意见》,明确完善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机制。健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标准体系和评价机制,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
2. 专精特新企业申报分类
(1)市级专精特新
企业取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利用特色资源,弘扬传统技艺和地域文化,采用独特工艺、技术、配方或原料,研制生产具有地方或企业特色的产品。并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以新取胜。拥有省级新产品、新技术1件以上,或采用创新商业模式,或发展新兴的行业。
(2)省级专精特新
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中高端产业,科技含量高、设备工艺先进、管理体系完善,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专注核心业务,具有较高专业化生产和协作配套的能力,是产业链中某个环节的强者,能为大企业、大项目提供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和配套产品,以及专业生产成套产品。主导产品在全国细分市场占有率较高且享有较高知名度,主导产品销售收入占本企业销售收入的50%以上。精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以美誉度高、性价比好、品质精良的产品和服务在细分市场中占据优势。
(3)专精特新小巨人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指代那些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中高端产业领域的尚处发展早期的小型企业,它们始终坚持专业化发展战略,普遍具有经营业绩良好、有科技含量高、设备工艺先进、管理体系完善、市场竞争力强等特点,并且极具发展潜力与成长性,有望在未来成为相关领域国际领先的企业。
3. 专精特新申报条件
市级专精特新申报:
(1)符合项目内涵中的“专、精、特、新”特质。
(2)主导产品销售收入占本企业销售收入的50%以上。(硬指标)
(3)上年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上。(硬指标)
省级专精特申报新:
(1)须已认定为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硬指标)
(2)注册成立2年以上。(硬指标)
(3)上年营收1000万元以上,近两年平均营收增速不低于10%。(硬指标)
(4)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质量稳定可靠。(硬指标)
(5)近两年发生过安全、质量和环境污染事故。
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
(1)经营3年以上。(硬指标)
(2)已获得省/市级“专精特新”的企业。(硬指标)
(3)上年营收在1亿元至4亿元之间,近2年主营收或净利润的平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企业资产负债率低于70%。(硬指标)
(4)主营业务收入占本企业营业收入的70%以上,主导产品享有较高知名度,且细分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名列前茅或全省前3位(如有多个主要产品的,产品之间应有直接关联性)。
(5)近2年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5%,至少获得5项与主要产品相关的发明专利,或15项及以上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6)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科技成果,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具备完成技术创新任务所必备的技术开发仪器设备条件或环境(设立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
(7)取得相关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4. 利好政策 || 工信部:力争到2025年带动孵化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
| 着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着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研究制定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和培育办法,力争到2025年,通过中小企业“双创”带动孵化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10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概括起来就是“百十万千”。即通过“百十万千”梯度培育的体系,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不断做优、做强,催生一批掌握独门绝技的补短板、锻长板的单项冠军或者配套专家企业。
| 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针对短板弱项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在促进企业创新方面,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分三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技术成果产业化运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在提升产业链协同性方面,支持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深化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鼓励产业链中占主导地位的“链主”企业发挥引领支撑作用,开放市场、创新、资金、数据等要素资源,促进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更好地融入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
| 加强精准服务支撑
加强精准服务支撑。
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研究制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服务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以及《“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通过长短结合的组合拳,围绕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集聚服务资源,充分发挥服务体系的作用,实施九大工程,为中小企业多办实事、办好实事,让中小企业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