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画像在需求分析,产品设计以及许多非产品工作中都十分重要,也是推荐系统等智能系统的基础功能。本文主要讲述通过产品已有数据去构造用户画像,用户画像的用途等基本概念。
什么是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也叫用户标签,是基于用户行为分析获得的对用户的一种认知表达,也是后续很多分析工作的起点。用户画像可以很宽泛,只要是对人的认知都可以算。
用户画像的价值(用途)?
用户画像可以用在如下场景“市场细分/用户分群”,“用户分析/数据化运营”,“精准营销/定向投放”,“各种数据应用:推荐系统,预测系统”。
以业务目的为起点,构建用户画像系统,能更清晰地清楚要标记哪些业务,标记不是越多越好,我自己在实际业务中就接触过,数据埋点过多,最后产生的数据多而杂,反而失去了用途的情况。
用户画像的两个大类
统计型画像:此类是客观存在的,多为兴趣偏好,比如说每天都在阅读汽车新闻,那么我们就认为对汽车感兴趣。这类标签无所谓正确率,通常需以应用评估,不需要训练样本集。在实际业务中例如会员系统就用到统计型画像。
预测型画像:利用行为特征预测,常见的有:人口属性,态度,价值观,例如银行风控系统就用历史数据建模,构建高风险用户,以及用历史用户,构建潜在客户类型。
常用的用户画像标签
常用的用户画像标签如下:
人口属性:性别,年龄,常驻地,籍贯,身高,血型...
社会属性:婚恋状态,教育程度,资产状况,收入情况,职业...
兴趣偏好:摄影,运动,吃货,爱美...
意识认知:消费心理,消费动机,价值观,生活态度,个性....
对用户画像接触不多的时候,通过常用用户画像标签,可以对某个产品进行一个粗略的用户画像。二象限法里也会采取两个重要的用户画像标签对用户分类,实现分析业务的目的,例如银行的投资用户画像,通过年龄和投资风险的承受能力,把用户划分为年少激进型,年老保守型等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生产流程概述
上图中,浅色背景路线(从用户行为日志→内容抽取....→标签产出)为统计型画像的生产流程图。深色背景路线(用户行为日志→特征抽取...→标签产出)为预测型画像的生产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