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因为熟悉而变得随意。

图片发自简书App
1.

前天晚上,母亲跟我说,带着孩子去妹妹家,这孩子熟悉的好似在自己家。看到喜欢吃的糖果,便整盒放在身旁,回家的时候还想着带回来。

这样的行为是我所不能允许的,叫过孩子训了一顿。

以前母亲带孩子到亲戚家,在回家的时候,亲戚们喜欢往孩子兜里揣点糖果啥的。后来习惯了,只要孩子到了谁家,回家的时候总喜欢揣点零食回来。

我跟母亲说过,不能这样子。这一次,孩子兴许觉得是自家小姨,反正熟悉,无所谓。可是不能因为熟悉而变得随意,虽然这是小事,但你的一举一动会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后,自然会让人觉得你没有规矩,失了分寸。

2.

去年春节期间,到亲戚家去。饭后聊天吃零食,凌宝宝喜欢吃柚子。在那里吃了一片,回家的时候,爷爷拿起桌上剩下的另一片,要宝宝带回家吃。

我说不要,别让她带东西回家。可这爷爷还追着要给,我和孩子爸都阻止了。

可是回到家的时候,发现那片柚子就在宝宝外套的口袋里。

有些哭笑不得,老人们都是这样疼爱孩子的,也只能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疼爱。

想来我母亲从前也是这样对孩子的,许多的小事不经意就成为习惯,成为不好的习惯。

3.

昨天中午吃饭时,孩子夹起一块腊肉,举着在我眼前晃了一下。她说,老妈,你能帮我把肥的吃掉吗?

我看了一眼,肥的只不过是一点点。我摇头,不行,你要么整块吃了,要么别吃。你凭什么觉得你不爱吃的肥肉别人就爱吃,你又凭什么在饭桌上挑肥拣瘦的?

于是她乖乖放回碗中,吃下去,也没觉得有多难以下咽啊。

我早就告诉过她,别因为熟悉,所以太随意,总想把自己不想吃的东西夹到别人碗里。不是谁都会帮她吃掉不想吃的,吃剩的东西。

假如有一天,在陌生一点的场合,有不太熟悉的人在场,这样挑肥拣瘦的,象什么样子?

见过太多的家长,总是迁就孩子。哦,肥的不吃呀,好好,我帮你吃掉。

或者是,不行,肥的也得吃呀。孩子一生气,一嘟嘴,放下筷子不吃了。

于是大人妥协了,生怕饿着了孩子。恰恰相反,现在的孩子饿不着,所以才有底气挑肥拣瘦,一不如意就甩脸色。

别因为熟悉而太随意,别因为亲密而没了规矩,有些行为也许你自己没注意,可别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