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母亲》离开母亲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翅膀硬了,就要飞走了。母亲曾经说过这话,或许很多母亲在孩子长大后,都会有这种感觉,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就会离开母亲。

离开,成为一个很沉重的话题,特别是离开控制欲强的母亲。

在《别了,母亲》这本书里,母亲雅子对女儿香里有着极强的控制欲,以至于香里长大后直接逃离母亲,甚至不想跟母亲联系。当看到那些母亲对女儿过度的关心,就算结婚了还要上赶着去他家里做家务,让香里特别苦恼。

有些人不能理解,明明母亲是为了孩子好,什么都为孩子着想,为什么孩子不能体谅母亲?我是女儿,做了母亲后突然理解这点。

母亲对孩子的爱,毋庸置疑。但是,不要夸大这份爱的重量,并且不要过度的干涉孩子的人生。教育,是陪伴和引导,不是控制。

雅子在婚姻生活中并不幸福,有个酗酒的老公,还会打她。我想可能是因为她没有独立赚钱的能力,再加上原生家庭带给她的影响,于是她忍气吞声,在家庭中充当贤妻良母的角色,那么女儿就成为她唯一的寄托。

所以雅子的生活重心全在香里身上,大小事都管完,从来不会考虑女儿的感受,只会一味的以自己的方式对她好,直到香里长大,能够单独租房时,才觉得是摆脱了母亲。没想到,母亲却是阴魂不散,悄悄跟着去打扫卫生整理房间。

光是想着这点,香里就开始崩溃。精神上压抑,心理受不了,她不想见到母亲,只想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独立的生活。

曾经我也有过一段这样的时光。虽说有母亲的陪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是母亲是一个负能量爆棚的人,每天都有说不完的琐碎和八卦,并且一言不合就会开骂,各种语言攻击,从来没有认同,让生活变得压抑不堪。

再加上母亲控制欲极强,不管我做什么,她都都会证明我不对,说一些让我不开心的话。我想让她离开,但要是自己说出这样的话,肯定会被认定是不孝,左右为难。

在读《别了,母亲》时,深有同感。我做过母亲,也知道做母亲很辛苦,但是并不是因为自己辛苦就要去控制孩子的一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选择什么样的生活,该去做什么,都是自己决定的,不要认为是孩子束缚了自己,强加自己的思想于孩子身上。

别了,母亲。不是一定要告别,而是在心里要知道,不管是什么感情,首先我们要做的是自己,不是为了谁而活,其次是要保持距离,有一个度,不要跨界。

母亲不是为孩子而活,是独立的个体,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同样,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也要给孩子空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