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

先写最近看的一本书。之后慢慢更新呀。
首写有点忐忑:)



《人生海海》

-

人生海海,是形容人生复杂多变但又不止这意思,它的意思像大海一样宽广,但总的说是教人好好活着,而不是去死的意思。
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

简介:

他是全村最出奇古怪的人,古怪的名目要扳着指头一个一个数:

第一,他当过国民党军队的上校,是革命群众要斗争的对象。但大家一边斗争他,一边又巴结讨好他,家里出什么事都去找他拿主意。

第二,都说他是太监,可我们小孩子经常偷看他那个地方,好像还是满当当的,有模有样的。

第三, 他向来不出工,不干农活,天天空在家里看报纸,嗑瓜子,可日子过得比谁家都舒坦。还像养孩子一样养着一对猫,宝贝得不得了,简直神经病!

《人生海海》讲述了一个浑身是谜的“上校”在时代中穿行缠斗的一生,离奇的故事里藏着让人叹息的人生况味,既有日常滋生的残酷,也有时间带来的仁慈

感想:

      麦家先生苦心孤诣塑造出《人生海海》中诸多人物出来。然而我最想聊聊的,是上校,和“我”。

      上校一生浮沉。荣耀屈辱,仁德狠决,聪慧痴憨,通透执拗,被他一人占个完全。半生坎坷,喜怒忧思悲恐惊,样样历经,终于通透。细细想来,上校于这人间一遭,其实圆满。

      多数人叹息于上校英雄一生,却落得个痴傻下场。我却心存感激,若不是上校疯癫,从此忘却前尘之事。他,怎么会平安欣乐,好好活着。

      我总以为上校一生坎坷,终于形同孩童,想来必然是寿终正寝,才算圆满。我如此想,也如此期盼。然而他“眼看着要往百岁大寿冲刺,四天前下楼时一脚踏空,一个跟头摔下来,当场不省人事。”

      读至此处,心中颇觉荒凉,几乎不能承受。但是转念一想,这漫不经心的荒唐,其实才是人生。

      麦家先生用一个又一个人的口,为我们拼凑出了上校的一生。爷爷,父亲,上校,老保长,林阿姨……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说辞,每个人带着每个人的目的。我们只能从这些旁观者的嘴里,窥的上校壮阔一生之波澜。其中真真假假,是是非非,到了上校溘然长逝之时,方才一一揭晓。未免令人惋惜。

      至于书中埋下最大的谜题:上校腹部的绣着的字-----这本该是一位英雄的徽章,却成了他一生苦难的开始。自己放不过,世人不放过。自己尚且无法走出,然世人却偏偏拿此做文章。最后林阿姨绣得一副画,掩去了原本猩红丑陋的不堪---(至少上校是这样以为的。)对于上校来说,相必此生,真真圆满无憾了罢。

        再说说“我”吧。

    “我”即是我。是每一个长大途中的我们。

      麦家先生从“我”幼时写起-----通过“我”对上校一系列的情感变化来反映出一个人长大的心路历程。从“我”的视角,展望出上校的一生。“我”既是洞若观火的局外人,又是深陷其中的局内人。但书中却又不止一个“我”,爷爷,父亲,老保长,表哥,小瞎子…….他们其实都是“我”。那么多的“我”,相辅相成,浑然有了一副旁观者的派头:将人生的真谛赤裸裸掰碎了呈现给我们看。

      我们,也就是书中的“我”,谁不曾年少无知伤过人心,谁不曾此去经年生死永别,谁不曾前途茫茫无所依靠,谁又不曾回首往事满目疮痍。只是“我”会长大,我们都会长大。终将有一日可以“感同身受”的理解了上校的一生,终有一日学会谅解,学会宽恕,最后的最后,学会,死亡。

“我想写的是绝望中诞生的幸运,在艰苦中卓越的道德”

麦家先生如是说道。

    上校在受尽屈辱后突然疯癫是幸,“我”在半生亡命天涯时遇见妻子也是幸。上校听尽风言风语仍对村里人赤诚相待德,“我”因小瞎子家毁人亡,一生飘零,最后选择宽恕也是德。这是上校生而为人的必修,也是“我”生而为人的必修,亦是千千万万个我们生而为人的必修。

      只是前路漫漫,诸君-----且慢行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