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获取知识在我的理解是基于新知识产生疑问,然后充分调取自己的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在这样的活动中,老师是最关键的引导者。就如同他在文中所举的例子,如何让孩子们了解“光合作用”教师单纯的讲解是合理的的,而且相对来说也是最科学最准确的定义。但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注意到,孩子们的智力积极性被抹杀了,孩子们得到的只是死知识,而这些知识没能在孩子们的思维中“活蹦乱跳”。老师想到换种方式来探索这一知识,于是他很努力的找因果联系挂钩的,那些不易察觉的交汇点。无机制怎样变成了有机质。于是孩子们的思维开始跳跃起来了,在植物机体这个复杂的难以捉摸的“实验室”里,在阳光照射下,把矿物肥料这种无生命的东西变成了西红柿的甘美的肉汁。
怎样才能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呢?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知道哪些东西要讲,而哪些东西则留着不要讲完,没有讲完的东西,就好比是给学生的思维埋下一段“引火线”。当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了使学生从思考中获取知识,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我们在平时的备课中总是备教材,备学生。我想只有教师充分的理解、发掘教材,才能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我们对学生的知识情况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引导学生抽取知识,把已有知识当作学习的手段不断获取新知识。当然这种功力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学素养的提升,提升自己的最佳途径也是最简捷的途径:就是多读书。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反复强调阅读的重要性。让我们多读书,读好书,努力学习,不断获取知识,让自己的成长引领孩子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