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冬天,总是那么燥冷。我懒懒的赖在炕上,翻来覆去就是不想起。二伯是我们初中的老师,他今天也放假。一大早就从奶奶屋里传来娘俩的聊天声。“妈,今天早上想吃啥?”“那你给我提一碗羊肉泡”,不一会,就传来了搪瓷缸子盖扣上缸子叮叮当当的声音。
我知道有好吃的了,赶紧爬起来去洗漱。之后,踮起脚眼巴巴的盯着门口。远远地一阵香气袭来,白白的搪瓷缸子盖随着步子的节奏,一蹦一蹦的欢快的跳着。二伯从怀里掏出用手帕包着的两个三角烧饼,饼子被气撑得鼓鼓的,他用筷子捅个窟窿,把热气放了,再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泡在冒着热气的羊肉汤里,最后撒上香菜。当然是奶奶先吃,我在旁边候着,差不多一半的时候就该我登场了,这时候饼子经过汤的浸泡,已经绝对入味,泡得久的已经分离出小小的飘在汤上面些许,吃一口泡馍,再就上已经煮的烂烂的羊肉,香香的,软软的……,吃到最后,端起缸子,大口喝上几口汤,麻麻的,咸咸的,鲜鲜的,那味儿,在那个寒冬的早上,沁人心扉。
当年我出生的时候,刚刚分了生产队,家里穷的叮当响。吃一碗羊肉泡就是奢望。可是又禁不住它的诱惑。爸妈也只是在卖棉花的季节去响石盖(地名)的羊肉馆吃一次。为了省钱,饼子是妈妈自己烙,用顶针在圆圆的烧饼上压上圆圈装饰一下。要上一碗汤,泡上自己带来的烧饼,也是美滋滋的。
其实羊肉泡学名叫水盆羊肉,也不知道从哪一代开始就在这个县城扎根了,已经成为县城名吃。羊肉羊骨加水放入配料二十几种在铁锅中长时间熬制,汤清肉烂,吃得时候用原汤再调制成一份份的。滚烫的汤配上刚出炉的烧饼,那味道,想起来就直流口水。当地人都是一大早就去吃,近七八年晚上也开始供应。我们这个小乡镇上前前后后开了有十来家,经过大浪淘沙,存活下来的也就两家了。县城里的就稍多了,留下来的有七八家。现在我逢年过节回家第一顿的早饭必定是羊肉泡,可能是因为城里人吃得清淡了,总觉得城里的馆子卖的汤味稍显清淡,不如乡下馆子卖的口味浓郁,我偶尔还会特意驱车回乡下去吃,去寻找当年的那个味儿。但是吃来吃去,那年,那味儿,已一去不复返……
茉莉
2019年5月10日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