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愤怒这种情绪人人都会有,但愤怒伤人!如何正确表达愤怒呢?曾旻所著的这本《情绪的重建》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和化解愤怒的技巧。
01表达愤怒≠责怪他人
有一位来访者在讲述了自己的情况后,希望从我这里找到正确的做法。他以"你作为咨询师,见过很多案例,应该知道怎样是好"为理由,理所应当地认为我应该给他关于心理学与人生的答案。
我使用了咨询师常用的方法:用问题去回答问题。我常常会问:"我很好奇为什么你在这个时候问这样一个问题?"这种小技巧常常能够使话题的焦点重新转移到来访者身上。可是几次下来,他都能够再次回到向我索取建议的话题上,他始终不忘那个我"欠"他的答案。于是,我告诉他:"你是自己心理问题的终 结者,答案就在你自己身上。"
这个回答彻底激怒了他,他开始表达对我的失望和愤怒。他很笃定地说:"你真的很差劲,我对你很失望,对这个咨询很失望。我感觉咨询给不了我想要的效果,你帮不了我。"
我耐心地等他说完,然后平静地回应他:"我能感觉到你对于一个不能给出答案、给你建议的咨询师非常失望。仿佛你把巨大的希望寄托于他,期待他能够指引你走出困境,可恶的是他居然告诉你,你自己才是问题的终结者。"
听到这个回应,他向后一仰,仿佛被某种东西击中一样,半天没有说话。
后来,他把话题转向了关于选择与责任问题的探讨。他意识到自己一直在向"权威"寻求一个"正确的"答案,用"权威的正确性"来判断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过去他从各种各样的"权威"那里,获得关于人生选择的各种"答案"。刚开始得到一个答案总能让他感到精神振奋,相信精彩的人生、完满的生活、极致的幸福已唾手可得。可是,每当他开始相信后,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失望。"权威"的答案依然是对的,可是他发现"正确的答案"无法给他带来任何意义,他没有办法参照别人的经验,做出符合自己处境的正确选择。
随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在下一次的咨询中,他告诉我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尽管他依然没有很快改变当下的处境,但是他开始意识到,很多事情需要自己承担责任。所以,他开始依靠自己的判断做出一些选择,这使得他工作中面临的困境出现了转机。
从这位来访者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表达愤怒"与"责怪他人"的区别。二者表面看起来有同样的动作,但在人们心中却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权力的争夺一直存在。当我们责怪他人时,其实是将选择的权力交付他人,就像在咨询中不断期待得到"权威、正确的答案"一样,我们认为自己无法为一项选择承担责任,于是将这个选择权转移给他人,期待从别人那里得到答案。可是,人生体验的不可替代性,让我们只能独自面对自身处境,这就决定了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给出关于他人生活的正确答案。
02从"没有人可以帮到我"到"我能帮助自己"
其实,正确地表达愤怒并不是在责怪谁,而是对"没有人可以帮助我"的处境提出抗议、不满和挣扎。"没有人可以帮助我",
这是很多陷入绝望的人心怀的信念。这个信念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的,每个人都无法从他人的经验中真正获得准确的答案,那些吸收他人经验而解决自我问题的人,都是在他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化的加工,归根结底还是自己帮到了自己。
有一次,高晓松在录综艺节目时,谈到了自己的恐慌。尽管他的人生阅历非常丰富,但是他依然担心自己所认识到的世界并不全面。他举了一个例子,在他眼中漂亮的姑娘是这样子的,但或许,在吴彦祖那般帅的人眼中,漂亮的姑娘是另一番样子。他或许永远无法看见或体验到另一番样子是什么。
在心理学中,高晓松所恐慌的现象叫存在孤独。所谓存在孤独,即我们每个人都只能独自面对自身处境,它最大的特点即我们每个人的体验都具有不可替代性。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生病的经历,当感冒来袭时,有些人鼻塞头晕,有些人咳嗽嗓子疼,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症状,但是在极其痛苦的时候,我们都有同一个愿望——要是我能够付出一些代价,比如花点儿钱,请别人替我承受生病的痛苦,那就太好了,可是,这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愿望。这个愿望的不能实现,形象地说明了我们每个人的体验都具有不可替代性,我们只能独自面对自身的主观体验。
身处孤独的环境中,我们就能够理解"没有人可以帮助我"
是一个真实的现象,能帮助你的只有你自己,你是自己问题的终结者,答案就在你的身上。
03警惕"被动攻击"
责怪他人作为一种消极的情绪管理方式,它的弊端是避免了直面情绪体验。它让人们躲在愤怒和不满的背后,用消极行动和责任转移来进行"被动攻击"。
所谓被动攻击,是指人们内心充满怨恨与愤怒,但又不直接将负面情绪表现出来,而是表面服从,暗地里不作为、不合作、敷衍、拖延,常私下抱怨,却又相当依赖权威。被动攻击在日常生活里很常见,在职场中,若人们不满领导的管理,却不敢提出意见的时候,往往采取敷衍、消极怠工的方式来表达不满。在亲密关系里,我们对伴侣的举动感到不满,却无法直接表达时,往往会采取冷处理的方式,不表达情绪的同时也不理对方,用无声的抗议暗示对方"你给我好好反省一下,看看你都做了什么"。
被动攻击的"高明"之处是使得受到攻击的人好像没有理由可以回击。因为被动攻击的人做出的行为是微妙而隐晦的,如果你对此做出激烈的反应,仿佛你是在小题大做。发出被动攻击的
人可能会说:"这点儿小事,你至于这样吗?"若有人因为他的敷衍、拖延、不合作而批评他,反而可能会因此感到内疚,因为被动攻击发起者往往看起来既无辜又真诚。
在团队中,被动攻击会破坏凝聚力和生产力。一个经常使用被动攻击的人,他的拖延和敷衍会使得整个团队的协作效率下降,也会让团队中的其他人感觉不公平。人们会想,凭什么他能随便拖延,不按要求办事?
被动攻击也会给发起者带来负面影响。首先,发起者的人际关系会越来越糟。人们都讨厌那个总是责怪他人却不在明面上表达愤怒的人。若能够公开来谈不满或需求,人们可以平等地谈判,可被动攻击者以弱者的姿态来消极抵抗,总让人无法应对。所以人们都讨厌被动攻击者,却不知道为什么会讨厌他。
其次,发起者会让自己陷入糟糕的情绪状态中。当他做出被动攻击的姿态时,反映出的是他的不满和需求难以直接表达,那么自然而然,某种情绪就被压抑在内心。被动攻击者会感觉没有人理解自己,却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他们往往忽视了自己的行为模式,不能意识到这种无人理解、无人支持的处境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在发起者的愤怒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就有爆发的可能。而此 时的爆发,会让周围人感到毫无征兆和莫名其妙,人们都觉得这是一个"无欲无求"的人,甚至有时候看起来有些"不思进取",活脱脱一个"佛系"青年,人们不理解为什么他会突然如此愤怒和激动。而当一种情绪的爆发与宣泄,在无人理解中展开,这会让发起者更加痛苦和孤独。
所以,直面自己的情绪体验,若能以建设性的方式去表达不满和需求,则会拥有更加和谐透明的人际环境。
作者:曾旻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1
定价:39.80
书号:978754554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