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等待周四的见面。
心情跌宕起伏了几天,刚好从周四晚开始,再到周四晚得到答案。
选择不确定的冒险,忙到半疯的生活,
还是选择陪伴家人,安稳从容的生活,
一个一个因素在脑子里反反复复地过,
于是有了三个晚上的晚睡和半夜醒来。
有一些安稳喜乐是幻像,心里是懂的,
但依然对掰着手指可以数完剩余年份的老人家有种未选择先愧疚的遗憾。
梅梅说:"上一年我奶奶去世的时候我就想,会不会没有选这份工作多点时间在家会没那么愧疚。"躺在床上跟她聊天的我,眼泪一下子就流下来了。
这种心情连妈妈都没法分享,因为一开口她便会说,人生就是苦短啊想回家就回来,不要在外面让自己吃苦。
但,哪种苦不是吃苦呢,安稳有安稳的苦,劳碌有劳碌的苦。放不下的不是吃不吃苦,是和亲人相伴的温度啊。
以前的自己,明明很明白一个道理:没有谁能介入别人的生命,父母对子女是这样,子女对父母是这样,我们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说到底并不相互亏欠,不过是自己的"业"和彼此的"缘"。
现在的自己,道理是没忘记,只不过更加依恋与亲人相处的每一个细节。所以一碗粥就可以把我召唤回家,外婆的一句"奴啊,回来工作哩"同样如此。细节堆叠而成的生命感悟,对我而言比任何思想和主见都要深刻。
也正是因为细节的重要,才会恐惧回家后的千篇一律和三观不和。
一地鸡毛,非要现在就扫吗?
放手去做喜欢的事,天南海北地跑一跑,去做那个听故事和讲故事的人,同样是不愿错过的机会。
两难。
怎么选,还真不确定。@( ̄- ̄)@
现在就两手准备咯。
不管怎么选,都是好的,都会好的。
总有一些难关要去抗一抗,比如"情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