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学习作业五:现金再投资比率

这是团队小伙伴阿华做的《五大关键数字力》的思维导



一、概念


么复杂的公式,这么高深的名词,OMG,什么鬼,很多小伙伴可能第一反应就是“看不懂,一脸懵逼!”

没关系:

首先,解释下“现金再投资比率”。

顾名思义,就是公司靠自己日常营运实力赚来的钱(营业活动现金流量)扣除掉给股东现金股利,公司最后自己手上留下来的钱,用于再投资的能力。

分子就是前半句:公司靠自己日常营运实力赚来的钱(营业活动现金流量)扣除掉给股东现金股利。

分母:“固定资产毛额+长期投资+其他资产+营运资金”,这四项几乎把整个大项的资产科目都包含进去了



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可用于再投资在各项资产的现金越多,企业再投资能力强;反之,则表示企业再投资能力弱。

二、判断指标:

一般而言,该指标达到8%~10%,即被认为是一项理想的比率。

但根据MJ老师多年的经验,大于10%更稳妥。也可以理解成,公司手上真正留下来的现金,最低应占总资产的10%。

三、计算

了解清楚概念之后,我们计算起来就很方便了,今天以“方大特钢”为例,计算其2016年的“现金再投资比率”。

分子:

1)营业活动现金流量:昨天前天都有用到,很熟悉了吧,指的是“现金流量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45.4百万元。


(2)现金股利:在“现金流量表”中查找“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112.8百万元。


分母:

(1)资产合计:见“资产负债表”,为8477.1百万元。


(2)流动负债:见“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负债合计”,为5455百万元。



把上述指标带入公式:

“方大特钢”2016年的“现金再投资比率”:



与财报说一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