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而我用一千次回眸换得今晚在“晓露学习”读书沙龙活动中学习。5月2日晚7点,“晓露学习”第一次读书沙龙暨“同读一本书 共圆教育梦”在腾讯会议如期举行。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首先由“晓露学习”创始人宋晓露老师发言,宋老师用自身学习心路历程诠释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从开始聘高级职称失利,到后来的聘高级时甩掉第二名十几分;从开始的默默无闻一人独自行走,到后来的人人敬佩引领一群人行走。这都源自于读书、写作带来的好运。接着是群里的23位优秀老师们发言,老师们有的从自身经历谈起,有的从读书感悟谈起,有的从学习心得谈起,一句句感人肺腑,朴实无华的语言将读书活动推向高潮。最后由岱岳区教研员朱军主任做总结,讲述了他人生中的两本书“宋晓露老师”和“陈志山老师”,激励广大青年教师向他们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做一个爱读书、善写作的体育教师。
活动结束,窗外一片寂静,夜已深。我却陷入沉思,回望今天的读书沙龙活动,它带给我更多的是启发和自我成长的思考,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该怎样快速成长呢?思绪良久,我认为首先要做到说的“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它作为教师的基本,只有先做到这“四有”,才算是合格的教师,但在成长中,我还需要有“四心”。
初心
回首新教师入职仪式时,我们庄严的举起右拳宣誓:“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履行教师神圣职责。修身立德,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严谨治学;关爱学生,教书育人……”可是,经过时间的洗礼和社会的熏陶,又有多少教师还记得当初的誓言。但在“晓露学习”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为名不为利,眼里有孩子,心里有教育。不怕苦不怕累,只怕学生学不会。他们刻苦钻研,学习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提高自己。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牢记最初的心意、理想和使命,做事有始有终,不忘初心。
爱心
爱是教育的底色。教师的爱,是阳光雨露,滋润着学生的心灵,使之绽放出春天般的笑容;是生命的火焰,焕发出学生的生机活力,使之更加阳光灿烂。宋晓露老师,被历届学生亲切称为“宋妈妈”,这一句“妈妈”的背后蕴藏了她多少心酸和汗水。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好像找到了我心中的“女神”。她同时也让我明白,学生必须用“爱”去温暖,事业必须用“爱”去浇灌。
真心
真心待人,才能换人真心。“晓露学习”不是一个群,而是一家人。56个人来自全国各地,素未谋面,但一点也不影响我们线上交流。好的资源群共享,好的主意群分享,从不藏着掖着。老师们看到有杂志、报刊或学习群有研讨会、有需要投稿,有讲座学习都会及时分享在群里,供大家参考学习。一群人一条心,再苦再累也愿意,一群人一条路,坚持一直走下去……
恒心
恒心是攻克一项事业的基本,可以说一个人有多大的恒心,方能成就多大的事业。“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吕兵文老师之所以能够扎根农村,坚守岗位,取得成功,获得殊荣,就在于他不怕困难、不怕苦累、矢志弥坚的恒心和毅力。宋晓露老师每天读书学习打卡发朋友圈已坚持400多天,这也是一份执着的坚守。截止今天,我已坚持每天半小时读书113天,相信还会有1130天,11130天……坚持定能成功。
我的教育之路才刚刚起步,前方必然会有许多阻挠,但我坚信只要能做到“四有”,怀有“四心”,就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难,成为一名合格且优秀的体育教师。
本次读书沙龙带给我许多的思考,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因此,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 而这“自来水”便是书籍,在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应该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阅读中与大师对话,在阅读中与哲人交流,我们才能育己又育人。
时光荏苒,转眼我已加入“晓露学习”39天了,读书,我越来越离不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