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GC相关学习笔记

为什么先说JVM堆?
  JVM的堆是Java对象的活动空间,程序中的类的对象从中分配空间,其存储着正在运行着的应用程序用到的所有对象。这些对象的建立方式就是那些new一类的操作,当对象无用后,是GC来负责这个无用的对象(地球人都知道)。

GC的工作目的很明确:
  在堆中,找到已经无用的对象,并把这些对象占用的空间收回使其可以重新利用.大多数垃圾回收的 算法思路都是一致的:把所有对象组成一个集合,或可以理解为树状结构,从树根开始找,只要可以找到的都是活动对象,如果找不到,这个对象就是凋零的昨日黄花,应该被回收了。

JAVA 垃圾回收器的主要任务是:
  1、分配内存
  2、确保被引用对象的内存不被错误地回收
  3、回收不再被引用的对象的内存空间

GC算法

垃圾搜集的算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标记-清除算法、复制算法、标记-整理算法
  1、标记-清除算法
这种垃圾回收一次回收分为两个阶段:标记、清除。首先标记所有需要回收的对象,在标记完成后回收所有被标记的对象。这种回收算法会产生大量不连续的内存碎片,当要频繁分配一个大对象时,jvm在新生代中找不到足够大的连续的内存块,会导致jvm频繁进行内存回收(目前有机制,对大对象,直接分配到老年代中)
  2、 复制算法
这种算法会将内存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块,每次只使用其中一块。当这块内存不够使用时,就将还存活的对象复制到另一块内存中,然后把这块内存一次清理掉。这样做的效率比较高,也避免了内存碎片。但是这样内存的可使用空间减半,是个不小的损失。
  3、 标记-整理算法
标记/整理算法与标记/清除算法非常相似,它也是分为两个阶段:标记和整理。
(1)标记:它的第一个阶段与标记/清除算法是一模一样的,均是遍历GC Roots,然后将存活的对象标记。
(2)整理:移动所有存活的对象,且按照内存地址次序依次排列,然后将末端内存地址以后的内存全部回收。因此,第二阶段才称为整理阶段。
缺点就是效率也不高,不仅要标记所有存活对象,还要整理所有存活对象的引用地址。从效率上来说,标记/整理算法要低于复制算法

GC的两种判定方法:引用计数 引用链。
引用计数 给对象添加一个引用计数器,每过一个引用计数器值就+1,少一个引用就-1。当它的引用变为0时,该对象就不能再被使用。它的实现简单,但是不能解决互相循环引用的问题。

内存泄漏和内存溢出的差别
  内存泄露是指分配出去的内存没有被回收回来,由于失去了对该内存区域的控制,因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Java中一般不会产生内存泄露,因为有垃圾回收器自动回收垃圾,但这也不绝对,当我们new了对象,并保存了其引用,但是后面一直没用它,而垃圾回收器又不会去回收它,这边会造成内存泄露,
内存溢出是指程序所需要的内存超出了系统所能分配的内存(包括动态扩展)的上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垃圾回收的意义 在C++中,对象所占的内存在程序结束运行之前一直被占用,在明确释放之前不能分配给其它对...
    Stan_Z阅读 1,973评论 0 25
  • 1.什么是垃圾回收? 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是Java虚拟机(JVM)垃圾回收器提供...
    简欲明心阅读 90,003评论 17 311
  • JVM架构 当一个程序启动之前,它的class会被类装载器装入方法区(Permanent区),执行引擎读取方法区的...
    cocohaifang阅读 1,721评论 0 7
  • 原文阅读 前言 这段时间懈怠了,罪过! 最近看到有同事也开始用上了微信公众号写博客了,挺好的~给他们点赞,这博客我...
    码农戏码阅读 6,041评论 2 31
  • 很多人的日常是这样的: 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先看看手机; 走在路上低着头看着手机; 坐车途中刷一会微博或朋友圈; 上课...
    Y阿晓阅读 368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