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如此美妙,却有人不愿出来走走,辜负这大好美景,也辜负自己大好的人生。
啃老的痛心故事
一位同事曾给我讲起这样一个事例:
一个母亲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就与丈夫离了婚,她一人一边工作一边含辛茹苦地养大孩子。终于看着苦日子快熬到头了,不料,大学毕业的儿子却不愿出去找工作,整日在家看电视打游戏,连自己的一日三餐都不能自理,每天母亲还像小孩子一样把他供养着。后来,听说母亲生病了,就没有了他们生活的下文。
这个故事就像一篇没有结尾的小说,结局留给读者无尽的猜测。或许他们的日子会由于儿子的不上进变得更糟,母亲会终日抱病以泪洗面最后含恨九泉,儿子最后也将一人穷困地孤独终老。或许儿子会因母亲的一病觉醒,变得努力上进,找到工作,挑起自己的重任,让这个家更殷实富有,这位母亲不用再辛苦操劳,晚年享受着天伦之乐。当然,无论是作家或是读者,我们都希望看到完满的结局。
无独有偶,最近网上也曝出一个扎心的啃老事件:
一海归儿子,10年不找工作在家啃老,父亲就把儿子的车给卖了,儿子就砸父亲的车,父亲一怒之下又去砸儿子的房子,儿子扬言要砍死父亲。
这个消息的下面,读者的评论很多,有说父亲教育方式不对的,有说儿子有错的,有说父子俩都不对的。公道自在人心,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称衡量。父母有抚养孩子的义务,孩子有赡养父母的责任,自古以来天经地义。
“啃老”一词早几年都出现了,我上面讲的两个事例对于大家来说并不算新鲜。就啃老的成因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 父母从小过份溺爱孩子,把他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呵护着,致使他失去了许多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也丧失了最起码的生存能力。
二 父母工作忙,没有注意到孩子自闭的倾向,久而久之,孩子喜欢生活在自己的天地里不愿与外界接触,对陌生环境有恐惧感。
三 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只有无私地付出,没有教育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回报。所以孩子长大后自然也不会有赡养老人的责任感。
终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在于我们家长的教育上。我们应该教育孩子正确地面对生活,对于生活中的美与丑都应该加以正确引导,让孩子们正确看待并乐于接爱。鼓励他们在生活中有勇气去展示自己。告诉孩子:你有最美的年纪,别辜负了最好的自己;走出去,方能感受世界之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