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粒粒
上个周末,小妞的同学过生日,邀请她去参加生日派对。派对虽然并不隆重,却因为孩子们凑到一起的快乐烘暖了那个飘雨的冬日黄昏。按邀请卡上的时间,我送了她去,然后又在离派对结束前的二十分钟去接她。
去时,刚好要切蛋糕。孩子们凑成一堆,兴奋地喊着叫着,为过生日的小朋友唱生日歌。接着,吃蛋糕,吃冰淇淋,开心不已。
我在一边默默地等着,看着。之间,发生了一件比较有趣的事情。
有个小女孩,暂且称小S。懒洋洋地在吃一个冰淇淋,吃了几口,就说:“我蛋糕吃多了,吃不下这个冰淇淋了,谁能帮我把它扔到垃圾桶里?”
要知道,她坐的椅子离垃圾桶大约只有两米多的距离吧,可能因为玩得累了,小小的身体卷在椅子里,像一只小懒猫,一点儿也不想动。
听到这话,没有人反应。我当时以为估计没有谁会去帮她做这件事,因为,她自己的座位离垃圾桶最近,并且别的孩子也都正坐着、吃得热火朝天。这时,出乎我的意料,坐在离垃圾桶最远位置的小妞竟然走过来,说:“给我吧。”然后,接过去扔到了垃圾桶里。
我稍微惊讶了一下,心想:这可真是个傻孩子,为什么要去做本来无需她帮忙的事呢? 心里虽然这样想着,嘴上当然也不会说什么,只是看着小妞,笑了笑。 然而,小妞呢,因为玩得开心,脸蛋热得红彤彤的,嘴角上扬,笑容纯真而灿烂。
突然之间,我意识到了自己身为一个成年人的世故复杂,过于计较,事事权衡得失,并盲目地用这种思维去评判孩子们之间的交往。
就这件事而言,在孩子的眼里,只是轻而易举地帮助了朋友,她是快乐的,朋友也是快乐的,她并未因此失去什么,也丝毫不觉得这种行为和举动冒着傻气。
孩子们依旧快乐地吃喝说笑,这个在我的心里起了波动的小插曲丝毫没有引起任何孩子的关注。由此可见,大人若少插手孩子们的世界,少用世故的心态去惊扰童真,他们会用自己的相处方式解决彼此之间的问题,并大多数时候安然无恙。
多少孩子们之间的矛盾其实是大人眼里的矛盾,也有很多时候孩子的吃亏其实是大人心里的计较。成人的感受无法找替孩子的感受,我们只能尽力去了解孩子的感受,而不能替他们去感受。
往往很多时候,因为大人的世故干扰,孩子没有“能力”跟得上达到那种“精明”,却又因大人的反应而心生惊恐而困惑,这样一来,就产生了自我矛盾,进而对自己不认可,也无法接纳自己。
小的时候,在家里经常会听到妈妈这样说:“看XXX家的孩子多有心眼(精明),我们家的孩子就是傻。” 表面上,这句话并没有多大的杀伤力,但其实却在我的心里埋下了这样的种子:心眼多的孩子是优秀,而自己却很傻。但事实上,我并不会因为大人嘴上的表达就会进行自我突变,思想上渴望的目标和自己实际能力的欠缺的冲突引发了我的不自信,甚至,在父母面前的不诚实:有时故意会夸大自己的“精明”,以得到大人的表扬和认可。
孩提时代的事情如今年代且已久远,那时农村的父母大多受生活贫困所限,本身没有接受教育,更无法指望他们会有什么超前的方法教育孩子了,况且,生活太穷苦了,每天像老黄牛一样的劳作,能把孩子养大就已是很大的恩情了。
其实,这样的现象真的依旧普遍:有时孩子们之间有点不经意的肢体碰撞,他们还未有什么反应,大人们之间就先火药味十足了;自己的孩子动手打了别人的孩子,大人不教道理,却反而装作不知,洋洋得意,甚至是大人私下鼓动孩子学会动手;总是害怕孩子吃亏,教他们很多不良习惯…….
就是因为成年人的这种世故,大人们的这些精明,误导了孩子们的行为和认知,干扰了他们的成长。否则,这个长大的过程应该更美好一点,他们长大以后的世界也许会更加宽容。“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差一点,我也成了那个庸人;差一点,我也打扰了孩子们的世界。
世界纷扰,童心不再。既然,我们无法变成孩子,就少去干扰孩子们的世界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