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于去年参加了欧文亚龙团体辅导培训班,第一次接触非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模式,老实说,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我也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只是因为工作需要,有时带学生做活动的时候会用到,至于用的标不标准,或者说效果如何,我并未去深入考究。实际上我就是一个学知识,用东西,不求甚解的人,也许这是因为我潜意识里一直都是害怕失败的,所以干脆不去追究,不去探寻,因为结果如果是好的,我是不相信的,因为我从来就是一个不肯肯定自己能力的人,所以我会选择逃避,我会选择不去用功,我会选择半途而废;结果如果是坏的,正好证明了我的努力是徒劳的,或者说是让人沮丧的,这同样是我不能接受的。久而久之,我便选择了,不努力,不深入,宁愿做一个岸上观火的人,很多时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因为我承受不起失败,或者说我的成长经历从初中开始,便一直是在失败。
在培训中,知道欧文亚龙团体辅导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动力学取向的人际交往理论,第一次比较明晰的感受到心理动力学的魅力;而后在参加的一个督导小组中又一次知道了一本宝典《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简明指南》;再一次看到是在自媒体时代的微信朋友圈中看到大家竞相转发《南希:人格组织水平及其对心理治疗的影响》公开讲座课程。这促使我拿起了南希的《精神分析案例解析》看是边听边读起来。因为目前读的章节好不是很多,也没有比较进行更多思考和临床,便先将书中的重点内容和一些我觉得比较有感触的部分摘录如下:
“心理动力学案例分析试图较全面地了解患者,从而为治疗提供方向和基调。它主张心理治疗的目标不仅是缓解症状,而且要考虑以下各方面地发展:包括内省力、自主感、认同感、自尊心、情感处理、自我力量及自我协调、爱、工作及娱乐的能力、整体健康感。南希认为,治疗师只要注意以下八个领域的问题,就可以对患者的人格及异常心理作出成功的初步分析:1气质及固定的归因模式;2成熟过程;3防御方式;4中心情感;5认同;6关系图式;7自尊调节;8病态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