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延安精神对做好新时期
统战工作的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期,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坚定四个自信,而“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中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极其重要的源头与组成部分。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中国人民进行救亡图存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斗争实践中形成的,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延安精神,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强大力量使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应有之义。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不同发展阶段整合社会政治力量,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致胜法宝。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赋予统一战线以新的意涵,至延安时期,植根于延安精神中的统一战线已渐至发展成为包含爱国精神的聚合、革命斗争的法宝、政治合作的形式和对外交往的路径四重意涵。在延安精神滋养下,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得到丰富和发展,因此延安精神与新时期统一战线都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
一..延安时期统一战线的成功生动实践。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弱小走向强大、从国内走向世界的重要时期。当时作为成立时已经十多年的政党,它克服了早期的空想和激进,转变为具有成熟组织和纪律,具有强大凝聚力、向心力,具有坚定、执着、乐观革命精神的政党。这种革命精神被称为延安精神——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延安精神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崇高品德、模范行为和优良作风。这些好精神、好传统、好作风,在统一战线领域得以充分诠释,为中国共产党联合盟友、消灭敌人、赢得民心提供了坚实支撑。也为处于民族危难之中的中国,提供了凝心聚气、团结一致共赴国难的旗帜和方向。从中国社会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旧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而社会阶级状况是两头小、中间大,革命的无产阶级和反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阶级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只有建立统一战线才能争取广大中间势力以壮大革命队伍,最大限度地孤立敌人。因此,就政治力量对比而言,在这一时期,统一战线要解决革命中的阶级配置,团结大多数、孤立敌人,逐步从根本上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只有解决好这个基本问题,才能与武装斗争相配合,准确地、有力地打击革命的主要敌人,最终战胜敌人,取得革命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建设中,摸索出处理与同盟者之间关系的一般原则和规律,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政策,妥善处理了党际关系和友军关系,孕育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政党关系和政党制度。此外,延安时期建立起来中共中央统一战线部、中国共产党地方各级统一战线工作部、各级城市工作部(城市工作委员会)和具有统战性质的民运部、联络部、陕甘宁边区政府统战机构等党、政各层级的统一战线机构和制度,成为统一战线理论和政策的运行载体,在新中国成立后,又发展成为统战部和外交部,为新中国的政治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因此,1939年7月9日,毛泽东对陕北公学(人民大学前身)赴前线的学员发表讲演,第一次提到“三个法宝”,且指出三个法宝的第一个是统一战线。1939年10月4日,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毛泽东总结了自1924年至1927年第一次国共建立统一战线时期直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和其他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经验和教训,明确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因为“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是今天的革命向反革命进攻的需要。”
二、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新发展和新特点
党的二十大以后,进入新时期新阶段,统战工作领域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实现了三个发展:由单一政治领域向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社会等多领域发展;工作方式由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向发挥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大局发展;工作内容由做好民主党派、 党外干部 、民族宗教等传统领域工作向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新领域工作发展。其明显特点:范围更广范: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含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目标更明确: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形式更创新:如网络统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其作用: 一是凝聚共识:在多元社会中整合各方力量,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二是促进统一:通过“一国两制”、两岸交流等路径推进祖国统一。 三是全球治理:团结海外力量,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如“一带一路”中的华人网络)。
三、做好新时期统战工作必须大力弘扬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党的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为新时代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提供精神动力。延安精神、统一战线二者共同彰显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智慧。一是历史与现实的贯通,延安精神是革命年代的“生存密码”,新时期统一战线是发展阶段的“繁荣密码”,二者共同体现党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凝聚力量的能力。二是本土与全球的视野。延安精神强调自力更生,统一战线则注重开放合作。新时代将二者结合,既坚持独立自主(如科技自立自强),又推动国际合作(如多边外交)。三是精神与制度的统一。延安精神为统战工作注入灵魂,而统战制度(如政治协商会议)则将精神转化为治理效能。因此做好统战工作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强化思想引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其“实事求是”要求统一战线工作必须立足国情,针对不同群体(如民营企业家、知识分子其、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采取差异化策略,求同存异,允许不同,力戒简单化,切忌用行政命令承统一,统战主要是做人的工作。二是强化价值纽带。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赋予统一战线道义高度。例如,脱贫攻坚中民主党派、民营企业的参与,环保督查允许民主党派参与等等,给位置一定给职责,正是这一精神的传承延续。三是科学方法启示。延安时期“三三制”政权(共产党员、非党左派、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经验,启示新时代要扩大统战覆盖面,增强包容性,在各级安排党外人士,是制度性安排,给平台,建诤言,真正发挥作用,党委政府要善于倾听,而不是走走过程,做了花瓶。 弘扬延安精神与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伟大意义,在于它们共同构建了中国共产党“精神引领—力量整合—实践胜利”的闭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弘扬延安精神、发展壮大统一战线,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贡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一战线是做人的工作,搞统一战线是为了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延安精神与统一战线在新时代的辩证统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