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几年,越发喜欢安静,喜欢独处。
觉得如果有几本书,就可以安安静静的很多天不出门。
自从有孩子后,却很少有独处的时候。除了工作时在单位,其他时间都少不了孩子的闹腾,所以这几年独处都变得很奢侈。
独处和孤独真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孤独和寂寞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独处可以很忙碌,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会觉得有做不完的事情:看看书、跑跑步、听听音乐、收拾房间、整理杂物、煲一锅汤......
孤独又是另一种感觉。
孤独是什么呢?
在我看来,孤独是一种找不到同类,举世滔滔,知音难觅的感觉。
是一种即使身在人群,但仍自觉格格不入的疏离感。
是一种情愿一个人也不愿一群人的孤傲。
是一种呈收敛状的饱满状态。
寂寞是什么呢?
我觉得寂寞是一种按捺不住的躁动。
是一种将自己撕开一个口子想与别人分享的冲动。
是一种忍不住想要展示和释放自己内在的一种状态。
我一直觉得李白说的“古来圣贤皆寂寞”中,只是借用了“寂寞”一词,圣贤的“寂寞”,应该是一种孤独感,就像金庸笔下的独孤求败。
而辛弃疾的“恨古人不见吾狂耳”倒是真正的寂寞了。
02
蒋勋的《孤独六讲》买了一段时间了,却迟迟没看。
总想着有点仪式感,找一个内心孤独感强烈的时刻翻开它,然后细细的品味孤独,或许更能与书中内容产生共鸣,也会对这本书、对孤独本身有更深的理解。
某天晚上,孩子陪他姐姐上围棋课去了,我一人在家看简单逻辑学,中途思路打断了一会儿,再回来却怎么也不能专注了。
忽然觉得一阵孤独感袭来。
打开了《孤独六讲》,将序言中的一段话配上书的封面发在朋友圈,瞬间引来一群围观、各种猜测。
忍不住躲在手机后面偷笑。
刷刷朋友圈,感受热热闹闹的烟火气,或许可以排遣寂寞,但孤独感却是挥之不去的东西。
我相信每个人骨子里都有孤独的成份,那种与生俱来的一种很深的荒凉感觉。
不同的年龄层所面对的孤独也不一样。
也许每天忙于生计、囿于琐碎;
也许生活吵吵闹闹、忙忙碌碌;
又或者刻意忽略、不去细细体会......
但总有一个时刻你会感觉到孤独。
03
小茗指着这本书问我:“妈妈,你看的什么书?”
我告诉他是一本关于孤独的书。
他又问:“什么是孤独?”
不知道怎么解释才能使他明白,只好告诉他大概就是没有伙伴,自己一个人玩儿。
又顺便告诉他,孤独一点都不可怕,你不要害怕没有朋友。
好朋友不是想有就有的,有时候需要耐心地等待和寻找。
有的时候情愿一个朋友都没有,也不要去交不好的朋友。
这样说,也算是就“江歌案”对他完成了一次安全教育吧。
说归说,他要真正学会与孤独的自己相处,还需要漫长的过程,这是无法速成的。
有一次我忙碌的瞬间看到他一个人坐在沙发里发呆,很想问问他在想什么,这样一个小小的人是否也能感觉到孤独?
又或许“相逢应不识”吧,他并不知道那就是孤独。
等他到了青春期,那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龄,可能才会更加强烈的感受到孤独。
那时候或许他面对孤独感会觉得茫然无措或者无法忍受,但我想,那时的我需要做的不是如何帮他消除孤独,而是尊重孤独,帮他完成孤独。
因为青春期的孤独是一种渴望,是试着与自己对话的过程。很多时候,成年人自以为是的保护,其实是伤害他们的孤独感,使孤独感无法完成。
想要快速打破孤独的动作,正是造成巨大孤独感的原因。
蒋勋在书中说: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为什么害怕孤独?很多人是在青春期就没学会与孤独做朋友。
04
前两天在“得到”APP上听到《提问的艺术》这本书,作者安德鲁.索贝尔说到年轻时曾参加过一次关于的职业指导的讲座,在最后一节课上老师要求他们给自己写一封讣告。
要简单描述自己的一生,想象讣告要发表在报纸上,你觉得自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就怎么写。
这封讣告最终改变了作者的一生,他本来已经规划好了人生的方向,却在写完自己的讣告后,突然发现,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
这个故事也给我的内心造成了不小的震撼,死亡是生命本质的孤独,是我们谁都无法克服的宿命。
试着想象一下,当那一天来临,跃然纸上的会是怎样的一场孤独的生命历程?
也许,你、我,我们大部分人的讣告,都是乏善可陈的。
而我们每个人的每一天,不正是在用实际行动书写自己的讣告吗?
05
作者在书中说,我们都是不完整的,孤独的核心价值是——跟自己在一起。
是的,我们都要寻找完整的自己。
孤独,应该是人生的主旋律。
少年时期,我们害怕孤独;
慢慢长大,我们不得不忍受孤独;
渐渐的,我们学会了品味孤独;
或许到了生命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学会享受孤独。
我们要足够完整,才能健康地去爱其他的人,去照顾和负担其他的人。
就像王菲在《给自己的情书》中唱的:慰藉自己、爱护自己,是地上拾到的真理。自己都不爱,怎么相爱?怎么给爱人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