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梁智焜这个学期从北大培文转到中山区二小,从一个环境换到另一个环境,从老师,同学到学习都需要一个适应过渡期。这期间我也一直陪伴孩子经历,感受着……
星期二晚上,我和平常一样,陪伴孩子一起学习,做作业,他做他的,我学我的。
当他做到语文作业古诗“赠汪伦”时,需要先抄写两遍,再默写一遍。儿子想“偷工减料”,他对我说:“妈妈,如果一次就能默写完成,我可以不用抄写两遍了吗”?我温和的对他微笑着说:“如果你能一次性默写完成,可以不用抄写了”。
儿子为了少写两遍,又找了一个他觉得可行的方法,想了想又对我说:“妈妈,我可以先把感觉难写或者记不住的字写下来,再默写其他的吗?”我还是耐心的答应他“可以”。我一边抄写“诗经”,一边悄悄观察他想怎么去完成默写,看见他先在对应的格子里写了几个字以后,又接着顺利的把其他的诗句都写上去。他又要求拿到椅子上去默写,不让我看,(他以为我没有看见之前写了一遍的古诗),我再次答应了。
我看他自己在那里比比画画一小会,高兴的对我说:“妈妈:我默写完成了,可以玩了吗”?我没有揭穿他没有独自完成默写古诗的谎言,而是温和的对他说:“仔仔真棒,这么短时间就会默写了,真是学习的小天才。只是妈妈特别喜欢这首古诗,因为表达的是诗人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深厚友情。妈妈也想有这样的朋友,可是我只能背诵,不能默写,你能教教我吗?”这时候儿子有些不安的对我说:“妈妈,刚才我已经默写了,现在教你默写,我怕有些字又忘记了!”我鼓励他说:“没关系,相信自己,既然刚才会默写,现在一定会记得的,因为只要我们用心去记过的东西,不会这么快就忘记了的。”我还是若无其事的写我的诗经,儿子沉默了……
看他半天都下不了笔,我拉过他的小手坐到我身边,温和的对他说:“妈妈想给你讲一个我小时候的故事,想听吗?”儿子激动的说:“好啊,我最喜欢听妈妈讲的故事了!”
我认真的给他讲:“妈妈读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老师布置的语文家庭作业,要求回家默写古诗(静夜思)。由于外婆不识字,不能辅导妈妈做作业,也不知道我学了些什么。还有家里条件不好,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是先去放牛,割猪草回来以后,才能做作业。那天妈妈感觉有点累了,到晚上吃完晚饭做作业的时候也比较晚,就想早点睡觉,我的默写(静夜思)也没有完成。第二天上课时,老师就叫全班同学拿出默写本来默写,并且要求写完马上交上去给老师改。我看见其他同学都熟练的写着,听着他们的默写的唰唰声,我心里一阵阵的慌,忐忑不安,想溜出教室逃避默写,老师在那里看得紧紧的,根本出不去。如果交空本子上去,会被老师看见以后严厉批评说不用心学习,如果不交本子,老师发现人数不对,会一一点名,最后还是要被识破。我在抬头那一瞬间和老师的眼神刚好碰撞,被老师一眼就看穿我不会写时,脸一阵阵的发烫。”…………
就在我正准备给儿子讲下一句(看见本子上面每一次默写,老师用红笔打的100,和鲜艳的小红花,眼泪不自觉的哗哗往下流)时,儿子留着眼泪站起来对我说:“妈妈,现在的我就和您讲的故事一样,对不起,其实我并不会默写。在跟您说我默写完成了那一刻,心里慌慌的,就像被一块石头压在心上一样,一点都不轻松。妈妈,我可以重新抄写,直到熟练了再默写给您看吗?您能原谅我吗?”
我一边摸着他的头,一边拉着他的小手温和说:“当然可以啦,我们每个人都会犯一些小错,妈妈这么大年纪了,还是会经常犯错。只是我们要勇敢面对承担犯错的勇气,和真诚面对自己内心,去改正的积极态度和认知。妈妈相信你这一次也不是故意想撒谎,只想早点可以去玩玩具或者看其他绘本,对吗?”孩子感激的说:“谢谢妈妈的原谅,我就是这么想的,以后再也不撒谎,我要脚踏实地的学习!”我看着孩子一脸诚恳的样子,心里暖暖的。
他这一次认认真真的背诵,抄写,还主动的请我查看他的默写,我看他的默写很完整。没有一个错别字,没有少些漏写,一字不差的完成。我温和的问他“现在感觉这么样?心里踏实了吗?”儿子愉快的说:“妈妈:现在感觉太好了,诚实的学习,心里不用担心害怕,心里也没有石头压着,特别轻松的感觉。谢谢妈妈讲的故事,给我深刻的启发,原来用心学习是这么快乐有趣的事!”
我微笑着对他说:“我们每个人的路,或长或短,都是由一个个经历故事串联起来的精彩世界!”他笑了,我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