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中翻看了我在得到的学习记录,不知不觉中已经连续学习了200天,学习时间是1035小时49分,粗略算一下,我一天泡在得到上学习的时间居然有5个小时,我自己都惊讶得不敢相信,再加上熊猫书院,樊登读书会,纸质书等,过去的200天可以说是如饥似渴般的在学习,前几天跟我妈说,我过段时间如果不上班,我要把家里书橱里的书好好看一看,老妈说,以前你没工作的时候,非常焦虑,我说现在一定不会,我一定会花很多时间系统的学习中国国学,西方哲学,经济学,中国古代历史,和阅读名人传记,在过去的一周里,我居然没有看过一次朋友圈,我也放弃了在朋友圈发文的习惯。
学习给我带来了哪些变化呢?
这是一个好问题,可惜好问题并不总是有一个好答案,的确变化不大,还是很焦虑,很纠结,有时也会很无助。但是我的笔名叫“活在未来”, 我不会急着想即刻改变自己,决心活在未来的人,那他一定会有无以伦比的耐心等待未来,“一万小时定律”告诉我们做一件事情只要坚持做10000小时,他一定能在这件事情上获得成功。虽然很多人驳斥如果光有数量,没有质量的10000小时,结果也是无济于事的,但是我觉得在学习这件事情上,一旦养成习惯去做,就像吃饭睡觉变成每天的刚需,继续努力下去,当我连续学习了2000个小时,3000个小时。。。乃至10000个小时后,我相信一定会是人生新的里程碑。
你想对未来的自己说点什么?
今天虽然只有1000个小时学习,但也是人生一个小小里程碑,我再怎么妄自菲薄,还是取得了一点小成绩,不过这些都是过去了,未来才是我要去追求的,未来在学习上,要学习长期有用的知识,除了大量吸收新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应用和反思,要把一个个看似零散的知识,貌似不可能发生联系的节点,让它们之间产生“意外的联系”。当那个联系足够重要,足够有用,那肯定会有一个天然的回报:融会贯通。当知识在大脑中融会贯通的时候,我的大脑系统中就不是可怜的一些砖头碎片,或者一堆砖,而是有了一栋房子,甚至是高楼大厦,城市。。。
你有什么忠告给自己吗?
学习也要谨记,首先识别自己是什么材料,做木匠的人知道什么样的木头适合于打什么样的家具,适合于盖什么样的房子。人生是场马拉松,但是首先要找准自己的起跑线,很多人就让自己不停地切换各种起跑线,然后盲目地往前跑,方向不明确,或者跑错了自己的跑道,最后把自己给跑丢了。前人的错误,我们的经验。
时间是把杀猪刀,看看自己十年前的照片,那真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大美女,如今岁月在脸上无情的留下了深深痕迹,尽管我已经非常小心翼翼的保养,呵护,但是时间这把刀仍然毫不留情地让我迈向中年人的队伍,人老心不老,抓不住时间,但是一定也要让时间回赠我一些东西,有一个概念叫做“时间律”,就是花再多的钱都无法瞬间获得,只能用时间换的东西。比如说弹琴,画画这些技能。
时间一定会夺走我的青春和美貌,但是请换给我知性和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