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学》有礼

  “你们已经年满十五岁,现在的你们已经进入了大学阶段。从现在开始,便要了解自己的德行发扬善行,自觉去影响他人让四周也能向善;做任何事都要努力做到尽善尽美。这是为师教给你们的第一课。”

  神圣的课堂上,并没有学生对这套至理表达出任何的不满,因为他们好不容易才能拿到《大学》这本教材,他们都在渴望老师把他们引向出人头地的机会。

  老师手里拿着的也是那本教材,虽说教材的版本几经更新,但其内容却依旧保持着同样的经典。照例,让学生们读透教材的内容,然后开讲。讲学方式多样,或引经据典扩展教材内容,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晦涩难懂的“礼”;或举些家常例子以达到言传身教,学生能听着津津有味的故事拍手叫好;或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理解成果,老师给予指正。更多时候老师还是喜欢照着教材念下去,因为教材上的内容实在是太经典,跟着教材走才能保证学生得到提高,综合教材的指示学生才能得到启迪;绝不是像部分学生误会的那样:老师根本不会教学。

  教材上的内容一字不差地教给了学生,学生只要是认真听了讲,就能综合所学而掌握这些知识,老师是这样认为的。知识讲的差不多了,接下来便是教学生如何做人。

  首先作为学生,你要承认你只是个学生,不要自欺觉得自己很聪明;动机要纯正,要相信老师是为了你好。老师能推荐给学生的就业岗位,都是老师备尝艰难后精挑细选过的,不要看着觉得不适合自己,就认为老师是为了业绩看到什么就推什么,更不可能存在只有这些岗位才看得上老师的教育的情况。其次不要在接受老师教育时被情绪左右,总和老师抬杠,即使因为家世不如别人而错失青睐也应多找找自己的问题,作为学生要始终对老师保持中正的认识,这样你才能听得进去教材里的大道理。最后要严于律己,不断端正自己的思想,修剪错误的言行举止,使自身品质养成老师和社会认可的样子。

  学到这里,学生们就足以毕业了;但优秀的弟子总会有更高的追求。他们也许有着本就不低的家世,通读《大学》后有家族安排好的事业;也许出身寒门,是家里学历最拔尖的长衫。在个人的知识得到完善后,他们都开始期望能成为家族的楷模,被他人所效仿,甚至到最后,江山他们都能指点一二。

  所有的学生都通过老师手中那本厚厚的教材学到了道理,其中所传达的真理告诉他们人人都是平等的,每个阶级都是平等的,劳动是光荣的。所以不论最后学成何种效果,他们都穿上了最光荣的长衫。

  最后的最后,他们发现,大街上最多的,是和他们一样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