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欺凌的人心里留下了永远的伤口,可施加了伤害的人却连事情本身都不记得。
——东野圭吾《祈祷落幕时》
星期三上午我接待了一位脸色苍白的母亲,她想为儿子在五年级转班。学校并无转班的先例,我必须先了解孩子想转班的理由。在交流中,我了解到彬彬(她儿子化名)在最近两周里连续三次被班级同学打了,脸上、脖子上都是深深的抓痕。孩子平时很老实,比较内向,作为母亲她担忧孩子遭遇了班级欺凌暴力,再继续下去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她害怕孩子继续受伤害。
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震惊。校园是很安全的地方,特别是上学期,学校开展了一系列预防校园欺凌的专题教育活动,并教会孩子们如何面对欺凌问题。现在怎么还会发生如此恶劣的事件?是误会,是老师监管不力,还是真的存在校园小霸王?我认为这绝不是简单转班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于是我先表达同理心,告诉她作为母亲,我能理解自己孩子遭遇欺凌时的痛苦和愤怒。但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转班那么简单,我们需要帮助彬彬成长,教他学会如何独自面对各种困难。让他在离开家长和老师的保护之后,也能勇敢地面对。帮助受欺凌的对象摆脱困境,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让受欺凌的对象强大起来,有勇气有策略的化解危机,从而建立一个正向循环的人际圈。
设想一 孩子身边没有小霸王,纯属打闹中手脚没有轻重,父母插手给孩子转班会让孩子之间的情感受到伤害。两方孩子缺少对问题的正确对待,下手的孩子会简单的认为是自己把同学赶走了,自责内疚。而转班的孩子也会简单的认为面对伤害,我只能选择逃离。这种信念很可怕,会让孩子以后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就会选择回避躲开。如果真相是孩子们之间没了分寸的玩闹,大人们只要教会孩子相处的方式和方法,引导他们明白一起玩耍的是自己最好的朋友,玩耍时不要发生恶意的肢体碰撞。特别注意如果发生矛盾,切忌不能以伤害为目的去袭击朋友或同学。我们要做的不是让孩子转班,是要教会他们避免恶性冲突。
设想二 孩子身边真有小霸王欺负他,孩子自身害怕或者懦弱的性格没有改变,不管走到哪个地方,只要脱离了监护人的保护,他随时会有遭遇欺凌的可能性。而且孩子的内向和老实不是成为被欺凌对象的根本原因。人们习惯了将老实、内向定义为受欺负的对象,其实这个观点是错的。老实是指这个人不圆滑,做事实在,心眼不多,不会耍滑头。内向的人就更多了,不爱在公开场合讲话、平时言语比较少,内向的人胆子可能小一点,文静一点,但是这样性格的孩子在集体里多的去了,不会因为内向就被欺负。
根据常识经验来分析,遭遇校园欺凌的人有这样几类:家境不错,零花钱很多,容易被人惦记遭遇勒索卡要;性格孤僻、不合群,容易遭到同龄人疏远或者排挤;本身喜欢动手动脚,欺软怕硬,容易被人看不惯遭到欺凌。而经常性遭遇到欺凌,则与被欺凌对象自身的懦弱、胆小有关,不敢声张,害怕报复,而这样将进入到恶性循环。
你以为藏在人群中,冷眼旁观推波助澜,就不是欺凌吗?
——卡里《复仇高中》
随后在了解彬彬被欺负事件的真相之后,我们也立刻采取了一些积极举措:
1. 树立是非观。与这个班的孩子一起交流,明确同学交往之间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是不能做。
2. 掌握自救法。现场示范告诉孩子以后遇到这样的恶性动手事件,可以选择将后果与对方交流,先劝说阻止不发生正面冲突;如果劝说无效,要学会保护自己人身安全,先满足对方要求,不激化矛盾;灵活机智应对,尽力往人多或者有成年人监管的场所走。总之不与身边人发生肢体碰撞。同时要求孩子学会勇敢面对,离开现场之后必须跟家长或者老师报告当时情况。
3. 聘请监管员。在班级挑选一批个头大、平时喜欢动手的孩子为安全监管员,交付任务,请他们负责班级同学之间的安全监管,一旦发现有喜欢动手的同学,及时制止做调解。教师在班集体公开选拔和任命,不定期对接安全监管员,检查安全防范工作是否执行到位。
4. 搭建朋友圈。引导孩子学会正确交友,学会怎样和同伴相处,带孩子学会说:对不起、谢谢你!只有建立起一个和谐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孩子们才能更好的生长。
文| 山禾佳人
作者简介:20年教育经验,资深家庭教育工作者,专注于6-12岁小学阶段孩子的心灵成长、学科教育,立志帮助一万个家庭创建美好、快乐、信任的亲子关系。
我需要您的支持和肯定,喜欢就请转发!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共同探讨孩子成长中的问题
点亮下方爱心 选择“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