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如何学习D3周读后感

遗忘的威力。本章介绍了一些关于遗忘的重要实验,揭示了遗忘的特点和积极作用。

本章一开始就描述了一个关于“记忆比赛”的电视节目,一些有着超强记忆特质的选手争夺最后的胜利,但是往往在最后关头记性显得不靠谱。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什么都记住,跟什么都没记住一样。

相反,遗忘在帮助我们掌握新的知识时体现出了优势,只是我们如此鄙夷遗忘这一大脑特质。这里强调一下遗忘的两个好处:1,遗忘有助于大脑提取有用信息;2,遗忘式学习。

接下来书中详细描述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由来。艾宾浩斯创造了2300个无意义的音节,让学习者学习并定期考核记忆率。1885年,艾宾浩斯在《记忆》中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公布了遗忘速率的计算公式,后来有人依此绘制成图。图形表示,学习1小时后,记得保留比率不到50%;学习1天之后,记得保留比率不到1/3.

1913年,一位英文老师兼研究员公布了他彻底相反的结果,如果让学习者学习图片、照片、白描绘画、彩色绘画、诗歌等,并定期考核记忆率。测试者在学习的最初几天记忆保留比率会逐渐增强,但在第四天之后会逐渐消失。

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将前期的理论综合到一起,并最清晰地凸显出记忆特质的科学家,就是比约克夫妇。他们提出了“记忆失用理论”,即任何记忆都具备两种能力,即储存能力和提取能力。记忆的存储能力只会越来越强,永远不会减弱;而提取能力则是用进废退,而且提取出来的记忆容量很小。在任意时间,我们只能提取与大脑发出的提示与给定的线索有关的记忆,并且仅仅是非常有限的一小部分。大脑之所以发育成这样,自有它的道理。是人类适应环境,自我进化的结果。

理解了以上原理,我们就可以利用大脑记忆的特质来更好的学习。比如,把复杂的机电原理,绘制成原理图,或者做成动态图,更有利于增强记忆。依据艾宾浩期遗忘周期,在考核前半个月进行 8次复习,分别是5分钟一次,20分钟一次,1小时一次,12小时一次,1天一次,4天一次,7天一次,15天一次。在回想时,准备好提取记忆的线索,如思维导图,关键词等,可有助于快速提取大脑中有用的信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过伍绮诗的《无声告白》,至今还因为书的封面上写的那句话而感到:“我们终其一生,就是为了摆脱他人的期待,寻找真实的...
    了望台阅读 405评论 1 2
  • 曾看刘德华演的恐怖电影,里面的女主角因为前世作为日本兵杀戮孽重而有了今生必惨死的果,因为害怕,听到因果,我总是逃避...
    奥听阅读 284评论 0 0
  • 我们手牵手 雪中漫步 幻想就这样白了头 歌厅尽嚎 我们嚎的好汉歌 断断续续 因为我好开心 一直笑 而你在笑我 商铺...
    罗若阅读 206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