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975字,阅读约5分钟。
日课51:在你从小到大的学习中,你自认为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是你所擅长的?你自定义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如今的你有什么变化?
我们从小到大学习了几十年,今天终于能坐下来,看看这几十年来,我们究竟是怎么学习的。
专注模式VS发散模式
中国的教育体制,我想大部分的人都属于专注型,因为我们不被允许可以有太多自己的想法。
专注模式的思维活动,希望我们用理性,连贯,分级的途径直接解决问题的一种模式。
从小到大,刷题,不断重复可能就是我所习得的学习方式。
如果学会了乘法,就可以用专注模式把数字相乘,在语言学习中,可以熟练地掌握英语单词的各种时态,甚至在运动中,刻意练习某一动作也能帮助我更熟练。
在专注模式下,清醒专注的前额叶皮层就会自动沿着神经通路传递信号。
与专注模式恰恰相反的是发散模式,有着更开阔的全局视野,当专注模式正在解决某个特定问题时,发散模式不能直接解决,但可以离解决办法更近一点。
我想这一点对我自身感受就很强,每当写作时,当我带着这个问题思考,把一切的不确定性,大量的元素输入,倒会让我觉得轻松。专注模式可能会让自己的的思维有定式,但可能就会被困于当下。
当我去学习一个新的事物时,思维的跳跃性竟然让自己切换过快,思想无法过于的深入,但创意可以无限,潜在的方案就像是遥不可及,并不是靠匍匐前进就可以到达,不断地跳跃,四处寻觅,甚至就在脚下,可能就是答案的方向。
用一种直观的方式来描述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就是手电筒里打出来的光,专注模式下的光束更紧密,穿透力更强,径直打在一小块区域上;而如果是发散模式,光洙就会散开,照亮的范围更广,但各处的光强都会降低。
通过学习,才明白这两种思维模式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切换。
当我们学习新事物的时候,最好关掉精确的专注思考模式,把开关切换到“广角光源”,直到锁定了一个新的,更有成效的方法。
这一点就像我和陆老师设计图乐园活动,我就是那个发散模式,有非常多好玩的创意,陆老师就是那个专注模式,锁定创意,然后深入发展出卓有成效的执行方法。
我希望,今天的孩子,不要仅仅局限于刷题的专注型思维,随着人工智能的成熟,专注型思维已经可以被计算机轻易超越,发散性思维的可贵性越来越突出。最显而易见的是,我们对物质的渴望度已经消退,但对有趣新奇的渴望度从未消退,娱乐产业的欣欣向荣更是证明了这一切。
文科生VS理科生
关于文理科生,其实我从小自定义就是那个文科生。
我是一个被迫选了理科的文科生。
我的大学专业是经济学,理所当然要和很多数字打交道,很多经济原理如今看来是很多人文心理的直接显示,而当年会是觉得是非常多数学计算的结果,的确大学的非常多考试一定是计算出来的。
但多年后的我倒是十分感谢经济学的学习,让我一个感性的文科生,不管在认知上还是行动上,越来越喜欢用数字说明。
以前工作中,Excel是我很喜欢的应用软件,一张表格上用数字来表达想要的观点,简洁明了。
如今更喜欢的图像化思维,就是有图案,有数字,有文字,对大脑来说很享受。
而且随着不断的学习,我早已摒弃了大脑中对文理科生的定义,其实作为一个人,不把自己局限于某一类人,尤其是思维定势,这一点很重要。
如今,我喜欢的经济学,是用数字化理性的思维方式来解释人类的日常行为,心理学,其实更是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来验证人类细腻的情感世界,这两门学科,必定是文理兼收。
我喜欢的专栏作家,都是有着极强的逻辑推理能力的写作高手。也就是说,只有有着严谨的思维能力,才可能写出有说服力的文章。
就像吴伯凡所说,未来的神人,必然是“雌雄同体”,既有女性的细腻,也有男性的决断。
就像现在所提倡的多元思维能力,这是一种极其难以训练的能力,因为要跨学科,跨领域学习非常多的思维模式,不断清零,融合。
然而,芒格一生一直在这么做,在他的传记中写到他通过自学几十个学科至少100种思维模式。因为他认为,每个学科都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去切入了解这个世界,都是一个摸象的瞎子,要对世界有真实的了解,就必须掌握多个学科的核心思维方式。
芒格有一句经常引用的谚语:对于一个拿着锤子的人来说,他眼中的问题都像钉子。
如果只是记得一些孤立的事物,试图把它们硬凑起来,那么无法真正地理解任何东西。
如果只能使用一两个,研究人性的心理学表明,你将会扭曲现实,直到它符合你的思维模型,或者至少到你认为它符合你的模型为止。这绝对是一种灾难性的思考方式,也绝对是一种灾难性的处世方式。所以芒格认为人必须拥有多元思维模型。这些模型必须来自各个不同的学科——因为不可能在一个小小的院系里面发现人世间全部的智慧。
芒格给出了纠正锤子倾向的对策。如果一个人拥有多学科技能,也就是说,在掌握多种工具后,将会限制由于锤子倾向带来的认知倾向度。
我想,芒格先生的智慧给我最大的启迪就是文理学科之分早已不是问题了,努力将自己变成一个文理兼收的圆融之人才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