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86版《西游记》导演、制片人杨洁女士因病去世,享年88岁。
如果说中国四大名著,哪一个被播放的最多,那一定是86版《西游记》。
上映至今已有30余年,而且被重复播放超过3000次,甚至在其他国家都有播出,这个一连串的成绩与数据是别的剧根本没办法比拟的!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每当1986版《西游记》的片头响起,孩子们都会疯跑到电视机前。对当时的我们来说,这段音乐意味着《西游记》里的各路神仙妖怪马上就要登场了。
一位摄影师,一台摄像机,拍了6年——它是一部拍摄起来异常艰苦的电视剧。堪称神剧,老少咸宜,经久不衰,而它背后心酸的故事却鲜为人知,是一段真实的“取经”历程。这样正如这个公众号《七秒西游》的介绍中摘录清人张书绅的评论:
人生斯世,各有正业,是即各有所取之经,各有一条西天之路也。
如果大家有时间有兴趣,可以去读一下《杨洁自述:我的九九八十一难》,在经典名著《西游记》电视剧变成你喜爱的这个样子之前,它其实经历过媒体的抨击、社会的讨论、拍摄过程的艰难险阻……然而《西游记》有着无敌的可爱度,就算你不再是小朋友,但光是提到它都能让人感受到魅力,就算是不成熟的特技,就算是有许多的穿帮镜头,就算是有许多跟原著不一样的地方,也掩不住其光芒,让其成为经典。
有人说《西游记》里没有“人情味”。错了!不论什么戏,若是没有“情”,就失去了灵魂。《西游记》原著里成功地塑造了各种艺术形象,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尤其几个主要人物。正如鲁迅先生说: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摘自《杨洁自述九九八十一难》
从1982年开拍到1988年结束,《西游记》整整用了6年时间,剧组全体演职员用当年唐僧取经的精神和毅力完成了这部巨著的拍摄,真可谓是六年磨一剑。杨洁导演带领西游记剧组爬山涉水,历遍全国各地,克服各种困难险阻,还原了这样一个最神奇伟大的作品,也影响了一代中国人。
《西游记》是我们儿童时代的精神食粮可能有点夸张,但相信70,80年代的很大一部分人都有各自的不同回忆和解读。毫无疑问,给我们的孩提时代带来了无限快乐,也让我们的的童真有了更多的乐趣和让我们的想象插上翅膀。
小时候,有听过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牛郎织女的故事,对一个乡下小孩来讲,这样神话故事都令我们对遥远的月亮天宫产生无限向往,但天宫胜景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毫无疑问是《西游记》电视剧里的画面给了我们最直观的认识,烟雾缭绕,虚无缥缈,一直想着白云深处,不是人家,一定是仙家,乃至成年以后,第一次坐飞机,穿过云层,在白云之上,都有一种错觉,是不是已经到了天庭,张望着那朵云是孙悟空踩过的筋斗云,幻想着能与各路神仙,特别是嫦娥姐姐来一个最亲密的接触。
而电视里面变现的各种变化,各种兵器法术,更是小伙伴们做梦都想拥有的。
一根竹竿或木棍,就是金箍棒
晒谷子的耙子,就是猪八戒的钉耙
一个草帽,就是黄眉老怪的金铙
一根树藤缠在头上就是金箍
还有葫芦和披尘,都是我们游戏的简单的道具
最想拥有的法力是72般变化,还有幻想着能钻进对手的肚子里。吃西瓜绝对不敢吃瓜子,怕是谁谁谁变的呢。
或者三头六臂,再也不用怕被欺负,或者就一个筋斗云,谁也追不上。
而最最希望的是,能拔一把毫毛,帮自己,家人把所有的农活都干完了。
这些都是从《西游记》这不老少咸宜的电视里面学到或者想到的,从长辈,奶奶和母亲不多的故事是不能这么形象的把这些描述出来的。
而相信正是这部电视剧,让许多人像我一样,对《西游记》这部小说本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都能拿出来,百读不厌,每次都能有新的一些感受。
86版《西游记》已经不单单只是一部剧这么简单了,它更是老一辈艺术家用心贡献出来的一个艺术品!不夸张的说,这是杨洁导演一生的最高成就。
当有人问:为什么《西游记》能火30年呢?杨洁导演一针见血地说:“因为我们是在搞艺术,我们没有为钱,没有为名,没有为利。”
80年代的艺术家和观众的状态都是极其特殊的,有人说那是中国近代史的「文艺复兴」时期,是崇高而无法超越的。因此,只要80年代在我们心中仍然崇高,那这部电视剧也就一直会是崇高的。
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心中永恒的作品。向杨先生致敬!
有人说《西游记》里没有“人情味”。错了!不论什么戏,若是没有“情”,就失去了灵魂。《西游记》原著里成功地塑造了各种艺术形象,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尤其几个主要人物。正如鲁迅先生说: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摘自《杨洁自述九九八十一难》
从1982年开拍到1988年结束,《西游记》整整用了6年时间,剧组全体演职员用当年唐僧取经的精神和毅力完成了这部巨著的拍摄,真可谓是六年磨一剑。杨洁导演带领西游记剧组爬山涉水,历遍全国各地,克服各种困难险阻,还原了这样一个最神奇伟大的作品,也影响了一代中国人。
《西游记》是我们儿童时代的精神食粮可能有点夸张,但相信70,80年代的很大一部分人都有各自的不同回忆和解读。毫无疑问,给我们的孩提时代带来了无限快乐,也让我们的的童真有了更多的乐趣和让我们的想象插上翅膀。
小时候,有听过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牛郎织女的故事,对一个乡下小孩来讲,这样神话故事都令我们对遥远的月亮天宫产生无限向往,但天宫胜景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毫无疑问是《西游记》电视剧里的画面给了我们最直观的认识,烟雾缭绕,虚无票面,一直想着白云深处,不是人家,一定是仙家,乃至成年以后,第一次坐飞机,穿过云层,在白云之上,都有一种错觉,是不是已经到了天庭,张望着那朵云是孙悟空踩过的筋斗云,幻想着能与各路神仙,特别是嫦娥姐姐来一个最亲密的接触。
而电视里面变现的各种变化,各种兵器法术,更是小伙伴们做梦都想拥有的。
一根竹竿或木棍,就是金箍棒
晒谷子的耙子,就是猪八戒的钉耙
一个草帽,就是黄眉老怪的金铙
一根树藤缠在头上就是金箍
还有葫芦和披尘,都是我们游戏的简单的道具
最想拥有的法力是72般变化,还有幻想着能钻进对手的肚子里。
或者三头六臂,再也不用怕被欺负,或者就一个筋斗云,谁也追不上。
而最最希望的是,能拔一把毫毛,帮自己,家人把所有的农活都干完了。
这些都是从《西游记》这不老少咸宜的电视里面学到或者想到的,从长辈,奶奶和母亲不多的故事是不能这么形象的把这些描述出来的。
而相信正是这部电视剧,让许多人像我一样,对《西游记》这部小说本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都能拿出来,百读不厌,每次都能有新的一些感受。
86版《西游记》已经不单单只是一部剧这么简单了,它更是老一辈艺术家用心贡献出来的一个艺术品!不夸张的说,这是杨洁导演一生的最高成就。
当有人问:为什么《西游记》能火30年呢?杨洁导演一针见血地说:“因为我们是在搞艺术,我们没有为钱,没有为名,没有为利。”
80年代的艺术家和观众的状态都是极其特殊的,有人说那是中国近代史的「文艺复兴」时期,是崇高而无法超越的。因此,只要80年代在我们心中仍然崇高,那这部电视剧也就一直会是崇高的。
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心中永恒的无法超越的作品。向杨先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