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抱怨学习难时候你是怎么反馈的呢?
“他肯定是不认真,不想学,就想着玩儿”——愤怒 恨 恨铁不成钢
“天哪,这么怕困难,一点苦都吃不了,那怎么得了。不行,不能由着他。——忧 担忧 忧虑
转头又想,我对她是不是太严厉了,我刚才是不是又骂她了,会不会造成心理阴影?天哪.....我这臭脾气,这张臭嘴。——愧疚 自责
然后,我们都会很积极、努力去想办法,解决‘问题’:采用各种强化、激励、考核......这些也管用,但是非常非常地耗心神。
我们在‘解决’问题之前,有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忽略了——那就是孩子的感受。当他说或者表现出学习很难的时候,我们能体会到他说的那种难吗?有没有想过去体验一下?
共情在一瞬间。
在我们看见对方、听见对方和做出评价、做出决策的电光石火之间,共情一闪就没了。一旦我们有了断定,他肯定是上课不认真,他肯定是不想学;一旦我们有了评价,他可能智商有问题,他是个笨孩子;一旦我们有了解决方案,得赶紧去补习,今晚就准备耗一晚,共情就没了。
共情是一种可以学习的能力。
让我们的断定、评价、方案钝一点,慢一点,观察一下孩子的表情、动作、感受一下他的感受。可以做到1次的话,就可以做到2次,3次......成为习惯,拥有共情的能力。
共情是双面的。
即看到孩子怕困难,又要看到他在寻求帮助,他想要克服困难的心;既要看到孩子怕困难,又要看到他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一定会积攒起信心、能力和勇气。
共情不仅对对方好,对自己也好
孩子学习难,父母陪学也难。其实,我们在跟孩子共情的时候,我们说,嗯,我看到了,确实很难,何尝不是在以’上帝视角‘对自己说这句话,我们不仅温柔地对孩子,也在温柔地对待自己;我们不仅帮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也在帮助自己克服教育上的困难。当我们拥抱的时候,催产素是双方都会有的。
所以当孩子告诉我们学习很难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说:“嗯,妈妈看见了,妈妈也试过了,真的很难,同时,妈妈也看到了你正在克服困难,还看到了你有克服困难的能力和勇气。我们拥抱15秒吧,妈妈陪你一起克服它。”(拥抱可以激发催产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