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买的第一本书,是在当当网买的,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第19版《心理学与生活》,当时花了85块大洋。
这本书,是我买过的最大的一本书,长宽高都比一般的书要多一倍左右,但好在这书纸张优质,拿起来不会很重,仅此一项,人民邮电出版社就给我留下了非常良好的第一印象,以后还会继续光顾他们家出的书。
封面里,芸芸众生有人欢喜有人愁
不瞒你说,《心理学与生活》是美国的心理学课教科书,并且是公认的心理学入门级经典教科书。美式教科书的编排,图文并茂,内容非常专业,讲解比较浅显易懂,每个章节讲解完毕,后面还有与该章节相关的思考题,非常适合心理学刚入门的人看。
这是《心理学与生活》的第19版,翻译此书的教授也刚好是19位
开讲之前,先放了大脑的图片,预示大脑与心理的关系
书里开始有介绍到人体的感官结构和感知能力,以及它们和人类心理之间的关系,后面则重点介绍各类心理障碍疾病,如抑郁症、双相障碍、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等。
我翻得最勤,研究最多的就是关于抑郁症和双相障碍的这一章,因为身边朋
友遇见最多的心理疾病就是抑郁症和双相障碍。
书里关于抑郁症和双相障碍的描述
书的最后,才附上两位作者的简介,菲利普·津巴多,理查德·格里格,这两位可都是心理学界的大师级人物。
封底是封面的翻版,就是把颜色换了,并没有出现什么名人、机构为本书做推荐的题字,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本书是教科书呢。
好,我喜欢的书分享完了,现在到你,和我分享一下你最近看了什么书,有什么收获吧。
心理描写是一个好作品的内核,它是表现人物个性的一种很好的
方式,简单直接,这个时候,懂点心理学的作家会描写得更符合逻辑,不容易跳脱,也就是本来想表达这个意思,写出来却很难让读者感同身受,或者是让读者误会成另一种意思,那就麻烦了。
比如说描写一个人面对问题很焦虑,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不懂心
理学的作者,可能会这样写:
“这可怎么办才好?”孩子这几天发烧还没好,可把他们夫妻俩着急坏了。
而懂得心理学的作者,可能就会这样写:
毛巾的温度一点点上升,她的心也火烧火燎的,这几天的气终于憋不住了,冲他低声吼着:
“你怎么一点也不着急?”
他倚在窗边,抽着烟,望着孩子,一句话也不说,仿佛看到了自己小时候,妈妈在床边小心的叠好毛巾,温柔的给自己擦拭着额头上黄豆粒大的汗珠的画面……
懂心理学,懂的不是别的,正是懂得读者的心理,可以用形象生动的生活细节,加上人物的文字内容、肢体表情、语速语调的细节变化,来传递真实的情感,能让读者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联想到作品所要表现的画面,领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所以,这样讲,家人们都明白学好心理学对于写作的重要作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