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腊八节,线上线下,腊八粥成为了关键词。
打开电视,新闻里正在报道大江南北的各大城市,都在腊八节这一天,为市民免费提供八宝粥的消息,生活栏目里,电视嘉宾也在向观众介绍腊八粥的配料和做法。
总之,腊八节喝腊八粥,差不多就成为一个专用词组了。
我们的餐桌上自然也少不了腊八粥。昨天晚上就把各种豆类用水浸泡上来,一大早淘洗干净,放进高压锅里,按熬粥键,一键成粥。
具体配料有,菱角米,白扁豆,红小豆,红枣,百合,花生,桂圆,莲子,外加少许大米,不是八种,是九种。

为什么放少许大米?显然是控糖的需要,不放一点米类,缺少粘度,放多了,粥的粘度上去了,糖度也就跟着上去了。
所以我们家的八宝粥,看上去不太粘糊,也就那么个意思。
中原人喜欢熬粥,之前家里恨不能一天三餐,都有粥或稀饭。婆婆是无粥不欢,儿子在家时,也最喜欢喝妈妈做的八宝粥。
当然,不仅仅是八宝,有时候粥的配料多达十几种,每次儿子都喝的酣畅淋漓,还把这种粥定义为老妈的百年老字号。
后来儿子远离家乡,浪迹天涯,与老妈的百年老字号,也在渐行渐远中。而随着我们血糖指标的稳步升高,餐桌上的粥和稀饭也越来越少了,最终,竟成为了奢侈品,一年到头很少喝上一顿。
几天前,我便在线上下单了多种配料,其他还好,尚有储备,就是红枣、桂圆之类的平时很少购买。为了腊八节的这点仪式感,也豁出去了,喝上一顿两顿的,又能怎样?

中国人做什么事情都讲究个寓意,腊八节喝腊八粥,自然也不例外。
关于腊八粥说法很多,有庆祝丰收,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美好愿望,
同时家人围坐过腊八节,喝腊八粥,团圆、吉祥之寓意。
当然,腊八节更是一种时间的标志,意味着从这天开始,迎新春,过大年的序幕,便徐徐拉开,渐渐进入了忙年的程序中。所以有俗语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2025的新春,越来越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