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宝宝]:赵曾歆
[打卡日期]:2018/4/2
[累计坚持]:这是我坚持学习的第135天
[学习内容]:5分钟商学院·以终为始:别把追求成功的梯子,搭错了墙
[学习笔记]:
亲爱的学员们,我想请问你一个问题:你到底是看上了《刘润·5分钟商学院》的哪一点,因而愿意付费订阅,更重要的是愿意付出时间,一路跟随,不断学习呢?
是因为这门课名字起得好嘛?因为雷军、吴晓波推荐吗?因为那张4个模块,260讲的课表吗?还是因为我的声音和颜值?
好吧,最后一个选项很恬不知耻啊。删掉删掉。到底是哪个?我在后台留言中看到,很多学员毫不犹豫地订阅,都是因为被那张体系完整、结构清晰的课表吸引了。他们说,这样我就非常明确地知道,如果认真地学下来,我到底可以收获什么。因为能看到课程结束的样子,所以我今天愿意开始。
这就是我这一讲要与你分享的,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总结的,从依赖期到独立期,你需要养成的第二个习惯:以终为始。
概念:以终为始
想象一下,你受命去盖一栋大楼。你怎么开始?兄弟们,跟我上!干起来再说!这显然是不行的。估计你这样的建筑商,在电视剧里活不到第二集。盖大楼,一定要先设计:主体设计、外墙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你喜欢吗?喜欢?好,然后,开始出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最后,图纸拿去,开干。
你心中一定要有那个“终”,你才知道应该怎么“始”。这就是:以终为始。你要先通过基于心智的第一次创造(Mental Creation),设计出大楼,也就是那个“终”,然后才能通过基于实际的第二次创造(Physical Creation),从“始”出发,建造出大楼。
第一次创造的终,是第二次创造的始。这就是以终为始。
运用:如何养成以终为始的习惯
怎样才能养成“以终为始”的习惯,成为自己的第一次创造者呢?要注意三件事。
第一,目标。
给你讲一个故事。
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突然,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飞快地奔跑,并爬上一棵大树。兔子在树上没站稳,掉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猎狗。最后,兔子逃脱了。
故事讲完了,你听完后,有什么问题吗?
有人说:兔子不会爬树!有人说: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都是好问题。但是,你有没有注意到:土拨鼠哪里去了?
土拨鼠就是你的目标。可很多人面对复杂的环境,常常迷失自己的目标。
对于个人,我的人生使命是什么?对于企业,我的公司愿景是什么?对于项目,我的成功标准是什么?成为第一次创造者,第一步,就是要确定你的目标,然后坚定地追寻目标。
第二、原则。
有了目标之后,成为第一次创造者,你还需要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
经常有学员在《刘润·5分钟商学院》留言,润总,你讲得非常好,但能不能不讲5分钟,改成20分钟呢?我每天跑步20分钟,正好听完。但是如果我真改为20分钟,就一定会有学员留言,我刷牙只有5分钟,润总你改回来吧!
《刘润·5分钟商学院》有自己的原则:用最少的时间,帮你掌握最透彻的知识。
王石也是很有原则的一个人。在攀登珠峰时,他常常一个人坐在帐篷里,积蓄体力。队友说:出来看看,景色真美!王石说:外面的景色很美,但我更想到达山顶。
第三,计划。
1911年,英国的斯科特,和挪威的阿蒙森,展开了成为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人类的比拼。斯科特团队17人,而阿蒙森团队5人。你猜最后谁先到了?你猜对了,是阿蒙森。阿蒙森赢在计划。
首先,阿蒙森准备了充足的物资。他的5人团队,准备了3吨物资,而斯科特的17人团队,只准备了1吨。
其次,阿蒙森做了充分的研究。他去南极之前,专门和爱斯基摩人住了很长时间。所以,斯科特用马来拉物资,而阿蒙森选择了狗,因为狗不会出汗。在南极,斯科特的马跑起来就开始出汗,然后……就冻住了。
还有,斯科特天气好时就多前进一些,天气差时候就少。但阿蒙森坚持不管天气如何,每天30公里,保持体力。
最后,阿蒙森首先到达了南极点。而斯科特虽然随后也抵达南极点,但最终死在了回程的路上。
小结:认识以终为始
以终为始,是从依赖期到独立期的第二个习惯,是把基于心智的第一次创造的那个“终”,作为基于实际的第二次创造的那个“始”。
怎么才能以终为始,成为自己的第一次创造者?要注意三件事:目标、原则和计划。
如果没有第一次创造,许多人都会拼命埋头苦干,到头来却发现,追求成功的梯子搭错了墙。虽然看上去忙碌不已,或者非常享受,但这种享受,可能只是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之前,拉开了躺椅。
[坚持习惯]:
学习+和大家一起成长
[今日感悟]:
以终为始要注意三个原则:第一目标;第二原则;第三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