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点累,晚上给自己放假、一连看了两部美国科幻电影。《星际穿越》是为了拯救地球上即将灭亡的人类、而到黑洞的另一边去寻找能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的探险故事;而《火星救援》则是太空板的《拯救大兵瑞恩》。
刚学完易效能三阶段,从时间管理的角度来理解这两部电影很有意思:
时间的长度/密度:
《星际穿越》提到在不同的星系,时间的标准是不同的,他们在旅途中着陆在一个水星球,在那里、1分钟就是地球时间的1年。因为他们的一个小小的失误、耽误了几分钟,当他们的飞船再回到母船上,母船上的伙伴已经等待了23年、已经从一个40多岁的中年变成垂暮老人。针对一个人来说,所有的资源都是可以复制的,唯独时间是唯一的资源、一旦消耗、无法再生。但在另外一个纬度,你的时间与其他人的时间是不同的,你的时间可能是其他人的几倍、几十倍、深圳几百倍,就可你如何去掌控时间。
当你等着和恋人见面时,你是否觉得度日如年?而当和恋人在一起如胶似漆的时候,是否又觉得时光飞逝?人是能感知时间的,时间的刻度是可调的!
我们的铁路从时速100多公里,现在提升到300公里,特斯拉公司正在研究的地下隧道高速列车(http://www.chunyun.cn/news/20170504/232702.html)时速1287公里。当你的速度快到一定程度,你就改变了时间,这是否也从某种意思上改变了时间的刻度?
《火星救援》中的主角计算库存食物,量入为出,才能支持到救援赶到,每天坚持记录(晨间日记?)收集一切能用的资源、改造,为自己所用,与地球总部建立连接,成为团队的一员,将自己的日历与团队的日历统一,才能协调一致、统一行动。。。这里面五一不包括的时间管理、对在太空中的情况来说,更是要精密的微妙,否则就可能会和《星际穿越》中那样,几个人在水星球才几分钟,而他们的伙伴已经等待了23年。。。
时间与空间的关系:
《星际穿越》里提到的从二维空间到五维空间、甚至多维空间。。。我们目前对世界的认知还停留在三维角度,当我看到主角在高维空间隔着书架看到各个时间点的女儿,让我震撼,这就是高纬度看待低纬度,所有的一切都在高纬度的掌控中,在高纬度的眼里,时间以另外一种物质形式存在。另外主角用莫尔斯密码给女儿发信息的片段,从中国传统的角度来说,是否可以理解为就是托梦?我们过世的亲人他们去了另外一个我们暂时无法探知的世界(如天堂、地狱、西天极乐世界。。。),如何沟通?相信有一天这个问题会解决的,如中国的请神、上身等?
《星际穿越》,看到一个评论,说我们现在生活在四维世界,三维坐标确定了我们的位置,时间是第四维度,确定我们的的过去和未来,这样的理解可以接受。历史书不就是按照编年史从古到今的顺序来写的么,但如果把中国历史和西方历史放在同一个时间可达上对比,就会发现,时间拉伸、缩短的情况,典型的对比就是1840年鸦片战争到1900义和团,西方已经进入工业文明、热兵器时代,而我们还停留在男耕女织、希望请神上身、用刀枪不入的手段与现代武器相对抗,双方的发展已经不再同一个时代或同一个空间了。
当40多岁的父亲见到即将过世的80岁的女儿。。。作为使我不仅想到了小说《三体》最后一部分,在时间的长河里,空间的弯曲导致时间的扭曲,通过这种方式人是可以有办法来延长自己的寿命或生命的,实际上也给了我们启示,我们是否可以变相的延长自己的生命或影响?
《火星救援》英文名字叫《Martian》,我一开以为是主角的名字,但主角名字是?,再仔细一看,Mar是火星的意思,片名直译过来应该是“火星人”。主角一个人在火星上待了500多个火星日,在基地里用自己的粪便种土豆、自制闪电和雨水、自给自足,自认为已经是火星人了。只有适应环境、改造环境、才能掌控环境(空间)。适者生存,在一个新的空间里能够生存、赢得一席之地,就掌握住了自己的时间。
时间的价值:
《火星救援》相对于《星际穿越》只能算是一部故事片,但这部电影强调了个人主观能动性、或说是积极主动!人首先自救、才能被救。如果主角不想办法生存下去,即使以后的救援赶到,也只能带回一具尸体而已。重视自己、才值得被被重视!积极主动的表现为能够自己去安排和控制自己的时间。
我们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从80公里/小时的汽车、300公里/小时的高铁、1000公里/小时的飞机,根据自己对时间价值的理解,从北京到深圳2400公里,可以汽车开2天,可以高铁10个小时,也可以选择飞机3个小时。你可以掌控自己的时间。
最近在看李笑来系列文章,他一直在强调时间成本,所有的一切最终都是以时间为成本来衡量的,如何把自己的单位时间成本最小化,就是自己的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