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词特别容易把人引向迷惑,一是成功,二是价值。
但人们还特别爱追求这两个东西。我认识一些朋友,包括我自己,很是让这两个词萦绕绑缚了很久。
先说成功吧。什么叫成功呢?百度搜索了一下,成功,就是逐步实现有价值的理想,得到你想要的结果。详细解释:达到或实现某种价值尺度的事情或事件,从而获得预期结果就叫做成功。
但在人们的思想习惯里,提到成功,大致有三个内涵,一是外在可见的东西或事情;二是可以用数量或强烈的正面性质来衡量;三是与他人或社会的认可连在一起。
成功本来是自己想要的结果,结果慢慢变成了由他人或社会认可的外在事物及数量。一旦把一件事的认定权交到外界,我们便失去了主动性。社会文化不断变化,千人千面,众口不一,我们越来越迷惑于什么叫成功。社会上、媒体上、课程上,成功的口号越来越响,但我们却越来越不知道如何才是成功,难以成功。社会上天天都有一些所谓的成功人士冒出来,商界大鳄、富豪巨贾、文化名人、开悟大师、明星歌星、草根网红……这似乎是一个特别容易成功的时代,空气里都飘浮着成功的味道。我们羡慕、急躁,自己也恨不得一下成功,却不知道如何才能成功。成功似乎立等可取,却又无从下手,遥遥无期。
有多少人是这样的状态呢?是社会太浮躁?诱惑太多?太急功近利?还是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我们想要的成功到底是什么?
再说价值这个词。成功的定义里,提到了价值。看来,这两个词是密切相关的。
百度搜索了一下,价值的定义与阐释更多。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物理学领域中,都有价值概念。这里只取几个简单的定义。政治经济学里讲,价值是体现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物品的价格;以各种等值标准或交换标准所表示的价值;凡有助于促进道德上的善,便是价值;正面作用。
人们通俗的理解,价值,就是有用,有贡献。但什么叫有用或有贡献呢?这些标准与成功相似,又成了由他人界定评论、外在可见的、用数量或强烈正面性质衡量的事情或表现。这些标准和成功的现象一样,五花八门、纷乱迷眼。我们觉得那些成功者才有价值,他们创造财富、著书立说、演讲演唱、签约代言、周游世界……我们越看到他人成功有价值,就越觉得自己不成功、失败、没价值,甚至是毫无价值。
可以看到,只要是沦于外在、数量、他人的评价,则极容易陷入不自觉的比较。人的大部分痛苦都来自于与他人的比较,与那些比我们强、比我们成功、比我们好的人的比较。
越追求成功,越追求价值,越容易把自己导向外在的纷乱变化、无章无序,越容易使自己迷失、沦陷、受挫。所以,不断地追求这两者,几乎是一种人生歧途与绝境。成功本来无标准,追求成功,就是追求一个本来不存在的东西;人本来就有价值,追求价值,是追求一个本来一直有的东西。所以,这两者是永远追求不到的。追求不到就会痛苦。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很多所谓成功而有价值的人,抑郁、绝望、自杀了。
那人生到底还要不要追求呢?人生到底还有没有标杆,或者说,我们应该以什么来衡量、创造我们想要的人生呢?
我觉得,不如把追求成功与价值换成追求美好。美好是个人的感觉,是个体内在系统,只有属于内在,我们才对它有主动性,才不会轻易就去跟别人比较。每个人先天禀赋不同、后天经历迥异,对人生事物的兴趣与关注点一定不同。每个人一定有一些自己喜欢从事、感觉美好的事情或领域。如果我们把追求的关注点放在自己内在,在这一生、每一天的每时每刻,我们都可以找到令自己感觉好的事情做。而人在自己喜欢、感觉好的事情上才会持久、专注与痴迷,未来也可能会成功;而行动本身便会带来深刻的价值感。
所以,不要再不停地思考,我如何才能成功;不要再不停地问,我到底有什么价值。去问问自己,做什么事情能让我愉悦?此事此刻我最想做什么?我热爱什么事情?那就去做。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感觉。
比如,我每天会读书、写作、运动、打坐。这些事情并不能为我换来财富,或使我成功,但我很享受这些过程。那种享受、忘我、愉悦、满足的好感觉,便是成功、奖赏和价值。
比如我每天写文章要花好多时间,少则两三小时,多则五六小时,也很费脑力心神。但我喜欢,对它有一种强迫症般的热爱。即使读者不多、没人打赏,我也依然会痴心写作。在这件事情上我有价值吗?有。有一个人看了我的文章受益也是我的价值;对传播人间智慧、力量、温暖、爱、正能量有一点帮助,也是我的价值;写作本身的全然当下、高度忘我,也是我的价值。
不再追求所谓的成功与价值,心就会放松下来。放松下来,就会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然后,把时间精力投入到它上面。不论结果如何,你已经进入了好感觉,进入了美好,成为了独特而美好的自己。
亲爱的,我们都是美好的自己。美好的人越来越多,世界就会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