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心里,读书一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像吃饭、睡觉一样。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都太有限了,但人性是那样丰富,世界又是那样多元。读书,不仅可以让我们去更好地了解人和世界,还可以启发我们的思考,抚慰我们的创伤,丰富我们的感知,令我们感觉不那么孤独。因为现在你所经历的、感受到的,在书中可能已有人经历和感受过,并把那些看起来是奥妙的奥妙,以更通透、更明晓的语言表达出来了。而你,不过只是这千千万万人中,正在经历这种感受的其中一人。
与其说,我读的是书,不如说是自己。读书时,我感到安静、温暖、自在,像是拥有了很多古往今来的知己。作家木心曾说:“要敢于和古人称兄道弟,亲密无间。”我很赞同。因为最了解你的,与你生命经历和体验最接近的,有时候可能不是身边人,而是几百年前的某个诗人、某位作家。
所以只要有时间,我是希望自己每天都可以阅读的,哪怕只有15-20分钟。我不希望只是在有需要的时候,才去有目的性地阅读。我更愿意它成为我的一个生活习惯。现在,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随身带上一本书。随身带书的好处是,无论你在机场等飞机,还是在某处稍微坐一会儿,都可以把它拿出来看一看,哪怕只能读上一页或者一行。若是还能遇到某段触动内心的文字,整个下午或者晚上,都会感觉变得不一样,像是突然有了阳光或者星星。
在我的记忆中,很多启迪与共鸣,都发生在这样一个个不同的阅读瞬间。这些瞬间中,我有感动,有思考,有成长,有忧伤,也有豁然开朗。而随着读书习惯的养成,我也会更了解自己和书之间的关系。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书。不同的时间、场合、情绪下,所能读的书也不同。如果有长途飞行计划,或者更多的独处时间,我会选择一些耐人寻味的,比较偏哲学性的书。这类书可以让我边读,边思考,边发呆。但如果说,这几天我经常在片场,那我会带一些比较易懂的书,比如说一些故事性、情节性强的小说,或者是诗集。因为片场一般比较嘈杂,人很难完完全全静下心来。
一般来讲,我出门会同时带着好几本书。有的书,我只放在卧室的床头;有的书,我从不拿出房间;还有的书,我会随身携带。放在床头的书,一定是我在最安静的时候要去读的;而随身携带的,则要满足我在大多数环境下,都能随时放松阅读的需求。
经常会有朋友会问我,能不能推荐读什么书?其实推荐书是很难的。一是我觉得自己读得并不够,其次就是每个人当下的状况、心境都太不相同了。我平时要是去买书,拿起一本书,读上15分钟,如果还没有吸引我,那我就会果断放下,不管它是什么书或者是谁推荐给我的。因为读书时,我们所感受到的最直接的愉悦感,才是阅读中最珍贵的。
的确,阅读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读一本书,带给我的首先是愉悦,其次是思考,然后是对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不喜欢读书变成一种炫耀知识的方式,而且我记忆力不好,我也炫耀不起来。朋友问我读过某本书吗?我说:“读过。”然后他或许马上能倒背如流出书中的某一段:“你觉得这段是不是写得特别棒?”我说:“是是是,写得特别棒,听起来特别耳熟。”但我是真的背不下来。有时候,我似乎连一个例子都举不出来,来证明我读过,但是我又确实读过它。
几年前,我看《蒙田随笔》,他在书里说,他一直在读书,但一直记不住书中的内容。他说:“我读书可不是为了让大脑变成信息的存储地;我读书就是为了更多地思考,更好地转化我的知识。”
这让我深以为然,也对记忆力不好这件事,借机释然了。
是的,如果读书能带给我愉悦,启发我思考,或是丰富了我的感受力,我觉得这就够了。读书,还是不要有太多的目的性。读书就是读书去好了,就像生活就是生活去好了。
——转自人民日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