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说保险骗人,但是,其实保险并不会骗人,它是一份合同、一份契约、一份法律文件,真正会骗人的是人。
这两天看到朋友圈很多人在发一个信息,我也提醒了一个同业的人,但还是觉得非常的不解,为什么?因为觉得他们什么都不去了解,只会乱发信息,打着谣言进行销售:
这种人不是蠢就是坏,要么自己不去看文件了解清楚,只懂得粘贴转发,要么就是故意断章取义来忽悠。
截图是来自银保监副主席梁涛的答记者问,梁主席实际上怎么说的?
梁主席明确表示这次新冠肺炎的医疗费用除了国家医保支付外,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患者就医费用已经得到保障。同时建议在疫情发生后,消费者可以结合自身的支付能力或者需要,自行补充商业保险:通过购买医疗险保障更大疾病范围的医疗费用支出,或者通过购买重大疾病保险或者寿险等产品,保障罹患重疾或者身故后的大额支出和家庭收入损失等。
我们详细来看看财政厅联合卫健委的一则通知,上面提到的是对于新冠病毒导致的治疗费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地方财政先行支付,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按实际发生费用的60%予以补助。
银保监和卫健委已经把话说的这么明白了,没必要为了卖保险去编个谎话。不专业的保险销售简直是在害人。为什么保险行业在中国曾经被污名化那么严重?为什么一些客户会遇到理赔难的问题?正因为一些不专业的保险销售人员在卖保险时有意无意地销售误导。
如何甄别你的保险顾问是有没有坑你呢?
一、是否把需求分析清楚了
保险是具有特殊性的,每个客户的情况都是千差万别:身体情况、财务状况、家庭结构、真实需求等等都不一样,适合的保险方案和产品自然都不一样。
即使很多公众号的产品测评文把一个产品讲得再详细再标准化,同一款产品对别人来说是蜜糖,对你来说可能就是毒药。
这正是同样作为复杂的金融产品,保险不同于基金、股票等理财产品的地方,也是保险的魅力所在。
那么,他是否把你的需求分析清楚了呢?你需要通过保险解决什么问题呢?是健康保障还是身价保障,或者是底层资产保障、资产传承与保全?还是千遍一律的给你推荐一个产品呢?
二、是否有正确地根据你的身体状况给予建议
保险不是你想买就能买,特别是健康险。可能有些人在体检时有过结节、囊肿、息肉、肌瘤、脂肪肝、住院手术等情况,业务员有没有根据你的身体情况给予合理的建议或者选择不同的公司或产品,利于你的投保?
如果业务员他说,什么问题也不怕,买吧!那结果可能就会出现理赔纠纷。
这时,一个专业的保险顾问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针对体况复杂的用户梳理病例与体检资料、预先判断核保结果、选择核保宽松的公司。
三、需要买什么险种,多少保额
很多人会说自己买错了保险,那是什么原因呢,无非就是讲的那个人没有讲清楚,听的人也没有了解清楚,最后导致“买错”,怎么样才“不买错”呢。
要正确了解到自己要买的险种有什么用,不然的话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去银行存款,却被银行驻点的一些不合格的保险销售推荐了不合适的理财险;还有人拿着手里的分红险问我们能不能报销医疗费用。
这些都是不合格的保险顾问造成的,没有给客户讲清楚保险的用途,也没有根据客户的需求来针对性地推荐方案,做的都是产品导向式的销售模式。
“买多少保额”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买保险就是买保额。
那种大而全的保险,什么点都想保障一点,往往造成每个点都保额不足:
各险种捆绑在一起销售就更是骚操作了,有的客户被灌输:这种捆绑才能买的应该更好吧,因为一般人买不了啊。不知你听了后感觉怎么样,反正我觉得很别扭。
四、推荐个性价比高的产品?
经常有客户加上好友就问:你推荐个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吧,来个性价比最高的方案吧,我先看看。
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出经过前面三个环节的分析后,才能得出最适合你的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方案是什么。
不是保费最便宜最好,也不是保的最全就最好。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即使到这一步,也只是完成了投保前的工作。
投保后的长达几十年甚至终身的服务,对保险顾问来说才是见真章:
1、即时的保险资讯分享及答疑、实时关注产品市场与客户风险动态变化;
2、必要时调整和升级保障方案、及时提醒退保和续保事宜;
3、协助理赔为客户争取最大权益。
【从事保险工作16年,连续3年百万圆桌会员,帮客户在众多保险公司中选择合适的产品,做量体裁衣的规划。微信:99141441,加我时请备注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