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人的一生要经历三次成熟,一次是在知道父母是普通人的时候,一次是在知道自己是普通人的时候,还有一次是在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普通人的时候。
第一次的成熟,我在15岁那年就经历了,那时候才知道,原来我的父母是那样的普通。
第二次的成熟,是在我25岁的时候。
那时候的我,豪情满怀,志在干出一番事业,取得功名利禄,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有志青年的不懈追求。25岁那年,我踌躇满志,废寝忘食,每天读书学习到深夜,意在考上梦寐以求的职级,以此来提高一个阶层。
为此,我夜以继日,摒弃一切社交和娱乐,除去必要的运动休息和自己的本职工作,所有的业余时间,用在学习上,资料翻了一遍又一遍,手机一关机就是好几天,每日枯坐桌前,顶着困意和不时喷薄而出的惰性,学习到凌晨,就这样循环往复,持续了半年。
在无数次坚持不下去,打算就这样放弃时,就给自己喂鸡汤,想想之前的努力为了什么,以后追求的是什么,现在放弃了,又会失去什么。多少成大事者,不是有着苦行僧般的自律,不是能忍受数十年如一日的孤独,才仅仅半年,我就想半途而废,如何能成就大事,实现梦想?
这些鸡汤,曾经在很多个深夜鼓舞了我,让我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和继续追逐梦想的勇气。
我把这段时间的沉静称之为蛰伏,我告诉自己,这半年虽然很苦,但是等我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就会苦尽甘来,蛰伏过后,我的事业就会再上台阶。
曾经以为,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我如此刻苦和努力,命运必定不会负我,一定能助我实现梦想,达成愿望。
可无奈,造化弄人,因为能力之外的原因,最终事与愿违。我相信机制的公平,也没有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苦读了这么长时间,克服了这么多困难,付出了这么多努力,遗憾和失落在所难免。即使没有得到什么,我也丝毫不后悔,这才应该是我们时代青年奋斗的样子。
事已至此,伤心和失落已无用处,我一直比较认可自己的一方面就是每做一件事,无论成败得失,都能从中思考出一些经验和收获。于是我认真深入地思考,虽然从结果上说,我是失败的,没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我最大的收货,就是终于真正地相信了,我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
和很多的普罗大众一样,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深厚的背景,也没有丰厚的家产,我只是一个从贫困县走出来的农村娃,没有以上的这些条件,想实现阶层的转变,真得难如登天。
当前的社会,相对来说是很公平的,这是一个资源匮乏的时代,上行通道的闭塞令很多像我一样有着鸿鹄之志的少年,不得其门,最终郁郁不得志,求之而不可得。
事实上,世界上有太多的普通人,我也不过是万千中的一个,我们向往成功,渴望富裕,也肯为之不懈努力,但最终,还是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事实:这个世界的大多数人,在颠沛流离,历经千帆之后,终将归于平凡。
当然,并非从此一蹶不振,我还是会努力地工作,一如既往地进取,如饥似渴的提升自己,执着的追求,但是心态上的转变,使我具备了得之淡然不狂喜,失之坦然不失落的豁达和通透。
接受了自己是个普通人的事实,也使我真正变得成熟,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的人生,再面对抉择时,就不再纠结或者忧虑,面对求之不得时也就坦然和释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