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中国汉语词汇中,“酒”又称为“壶中物”、“杜康”、“曲居士”等,如《江纯·酒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之帝女,一曰杜康。”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饮酒写诗,借酒抒情。其实,不止文人爱酒,武者爱酒,人人都爱酒。人类自从学会了酿酒,制酒,酒已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酒文化的表现是多样化的,且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商朝,酒已经被广泛用在各种祭祀活动及社交场合中,那时,酿酒工艺水平已经非常高。到了宋代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更加促进了酒业的发展。
在施耐庵的《水浒传》作品中,关于“酒”的描写随处可见。《水浒传》武行者武松曾说:“不管是酸甜苦涩,还是滑辣清香,是酒就要喝三碗”,可以说这正是当时人们对酒的一种痴迷写照。
曾经,有学者做过统计,《水浒传》整部作品中,共出现了六十多个酒店,六百多次饮宴活动,就单单一个“酒”字就出现了两千多次。
自古英雄伴美酒,如果说《三国演义》是一部煮酒论英雄的“战争片”,那么《水浒传》则是一部饮酒闯江湖的“武打片”。从水浒故事看宋代酒文化,别有一番滋味。
✔酒学的研究专著
宋朝时期,我国的酿酒技艺已经趋于成熟,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人们对酒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为此出现了一大批关于酒学的研究专著,如《酒谱》、《新丰酒经》、《北山酒经》等。在这其中,朱肱所著的《北山酒经》对酿酒技艺的介绍尤为详细。
《北山酒经》共分为上﹑中﹑下三卷,中卷主要讲解了酒的作曲。从上述记载中可以看出,文中所描写的作曲过程非常详细,具体到配料、用量、操作步骤等。如此细致的描写,这在古籍记载中是极为罕见的。
为此,谈到酒,就不得不提朱肱的《北山酒经》。然而,书中的记载,其实不过是当时人们酿酒、制酒的一部分内容而已。
✔酿酒工艺普及,小户人家也能酿好酒
由于酿酒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因此,在那个年代,上至皇家贵族,下至普通老百姓,都会酿酒。最初,官方并不卖酒,后因市场需求,设了“酒店”,于是便出现了“广行造酒,置店酤卖,乃巧做名目,别置酒库”的场景。
比如,苏轼曾在自己的《东坡全集》中写道:“新年已赐黄封酒,旧老仍分頳尾鱼。”这里所提及的“黄封酒”就属于官方酿造的酒。御酒主要供皇族饮用,有时也用以赏赐官员。
而在民间,酿酒更为常见。如在《水浒传》第二三回中,武松经过景阳冈,笑问酒家:
“我吃了三碗酒,为何不醉?”
酒家道:“俺家的酒,虽是村酒,却比老酒的滋味。”
这里所说的“村酒”,是指一种品质较差,没有经过蒸煮加工的酒,这种酒通常是乡村人家自己所酿造,一般用于自家饮用,又或者用于乡村酒馆出售等。
而“老酒”是一种档次相对比较高的酒,价格较高,一般只有达官贵族才能享用得起。在这里,酒家称自己家酿造的酒虽为村酒,但是味道却不比老酒差,这说明当时北宋的酿酒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即便是乡村小户人家,也能酿成品质独佳的酒来。
“酿酒工艺普及”这一说法在其他的文献记载中也有体现,比如《宋会要辑稿》中写道:“十家之聚,必立课程,比屋之间,俱有酝酿。”
✔对酒器的考究更为严苛精致
中国饮食讲究“色香味俱全”,这里面所强调的不仅是食物本身的味道,更是指食物之外所呈现出来的美感。从审美的角度看,精致的器皿盛装食物,更能使人感受到食物带来的愉悦感。宋朝时期,人们对酒的喜爱远远超过了其他朝代,在那样一个好饮的年代,“上至缙绅,下逮闾里,诗人墨客,樵夫渔父”,非酒不可。
由于饮酒社会风气盛行,加上人们对饮食要求标准越来越高,为此,在当时,所用来盛装美酒的酒器也颇为考究,这一点在《水浒传》中得到了充分的佐证。
《水浒传》中,如此描述达官贵人宴饮时所用的酒器:
“水晶壶内,尽都是紫府琼浆;琥珀杯中,满泛着瑶池玉液” 、“玻璃盏间琥珀钟,玛瑙杯联珊瑚斝。” 【注:斝(jiǎ )是一种专门用来喝酒的陶器。】
小说作品中写道的“水晶壶”、“琥珀杯”、“玻璃盏”、“玛瑙杯”,这一个个都是极为精致的酒器,它们都是分别用不同的材质打造而成的,从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酒器的使用非常讲究。
此外,在饮酒器具的运用方面,也有讲头。大体来看,可以分为:
“或以角计;或以碗计;或以瓶计;或以壶计;或以镟计;或以桶计”。
仅简单的装盛酒的容器种类,就多到惊人,可以说古人爱酒真的已经到了极致境界。
✔经济高度繁荣,酒类繁多,可供的选择性更大
宋朝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达,人们的物质饮食文化非常丰富,为此,餐桌上自然离不开美酒佳肴。《水浒传》第八十二回写道:
“赤瑛盘内,高堆麟脯鸾肝;紫玉碟中,满飣驼蹄熊掌。桃花汤洁,缕塞北之黄羊;银丝脍鲜,剖江南之赤鲤。”可谓是:“四方珍果,盘中色色绝新鲜;诸郡佳肴,席上般般皆奇异。”
这是一段关于宫廷盛宴的细致描写,文中所展现的可以说是一个穷奢极欲,极度挥霍的贵族餐饮盛宴。当然,《水浒传》中所描述的不仅是菜肴丰盛,酒的种类也丰富,比如浑白酒、酒浆、社酒、琼浆玉液、官酒等,这些都是作者笔下的叙述对象。
然而,《水浒传》中所出现的酒名,只不过是宋朝时期众多酒类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据学者分析统计,仅仅在宋代张能臣所著的《酒名记》中,有关于酒的种类记载,就高达两百多种。
另外,在《水浒传》中,菜肴的用语常被按酒、下酒等指代,比如小说第三十九回,戴宗问酒保:“上下,打两角酒? 要甚么下酒? 或鹅猪羊牛肉?”此处所言的“下酒”,指的是下酒的菜肴。由此可见,当时宋朝的酒类繁多,也正是如此,人们在饮酒时,有了更多的选择性。
结语
从古至今,酒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更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水浒英雄人人喝酒,无酒不欢,可以说是酒成就了水浒英雄,也是酒成就了《水浒》。《水浒传》是一部经典的历史著作,更是一部记录宋代酒文化的教科书,品读《水浒传》,我们观到的不仅仅是梁山好汉的精、气、神,更是中国博大的酒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