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接受小记

第一次看到“老李”,是学生们在qq上祝福我的时候喊的“老李”。第一次证实我是老李,是从L的口中听到了,他说的太过淡然了,“是的,老李让我们等下早点过去”。什么时候,我在学生口中变成“老李”了,感叹时光年华匆匆的同时,不免带有点小抗拒,因为有个“老”字。想想我还是祖国的青年,我还奋斗在学工的一线,奋斗的青春是年轻的,不是么?

我是地道的南方人,老张,老陈,这样的称呼平时就听得少。在两广、香港,对朋友的称呼更多是名字后一个字的前面加一个“阿”,如周润发,叫“阿发“。因此,刚来学校工作的时候,遇到一个同事,大家平时称呼他,也是老字开头。老Y不老呀,为什么叫老Y,我倒一直是讶异。直到后来才慢慢懂得,“老”代表熟悉的关系、含有亲切,爽快。

学生笔下对我说,感觉叫““老李”更为亲切”。兴许是学生的真诚,融化了我原本僵化的观念,我对着两个字开始变自在坦荡了。第一个开始叫“老李”的人,已经无法追寻了,也许是一时兴起,此为学生的兴致。孩子们的想法而已,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罢,就此接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