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调,本来是音乐术语,指两段或两段以上同时进行、相关但又有区别的声部所组成,这些声部各自独立,但又和谐地统一为一个整体,彼此形成和声关系,以对位法为主要创作技法。 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叫做对比复调,同一旋律隔开一定时间的先后模仿称为模仿复调。运用复调手法,可以丰富音乐形象,加强音乐发展的气势和声部的独立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落的效果。
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特点为,“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的真正的复调。”
结合具体作品来看,在《罪与罚》里, 拉斯柯尔尼科夫看到马尔美拉陀夫的家庭悲剧(酗酒、女儿卖淫等),看到自己的妹妹就要遭受侮辱,而一个凶恶的老太婆的日子却反而过得好,却不能用宗教、道德、法律的方法解决问题,那么任何一个心地善良的人都会不约而同想到最后的办法——暴力——为什么这样的人可以留在世上获得幸福?
主人公便出于一种理性的“人类分级理论”或者说是“人类基因净化理论”,杀死了一个放高利贷老太婆。他想消灭人类的蛀虫,优化人类基因,让更有用的人获得幸福。这出发点是包含善与理性的,但正是这种善与理性造成了悲剧,也给拉斯科尔尼科夫带来了罪。
由此可见,首先《罪与罚》是由不同人物及其命运所构成的统一的客观世界,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穷困潦倒、马尔美拉陀夫的悲惨命运、妹妹即将遭受的悲剧还有放高利贷老太婆的压榨,构成了一个完整且真实的客观世界。
其次,由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各自的世界被结合在了某一种统一的事件之中,所有人物的命运交织点基于拉斯柯尔尼科夫的身上,并且因他的所作所为将影响他人命运的走向。
再次,互相不发生融合,并且处于彼此交锋、对话和争论之中。主人公、主人公的妹妹,老太婆等,这些人命运互相不融合,是独立的,且个性鲜明。但激烈的矛盾却在暗中展开,相似、相反,或者对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