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唐(8):一宦、二相、三狼、四妃、五杨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44年,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的名字“玄烨”,采用李隆基的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称其为唐明皇。

唐玄宗执政的岁月里,前前后后与一宦、二相、三狼、四妃、五杨发生了不少有趣的事情,可以拍贺岁片了。

主要演员列表

一宦:高力士

二相:姚崇、宋璟

三狼: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

四妃:赵丽妃、武惠妃、梅妃、杨贵妃

五杨: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两个堂哥杨铦、杨锜


我们也可以拍个《奥妃传》什么的

1.姚崇:

姚崇是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四朝元老。一生起起伏伏,三次拜为宰相(则天、睿宗、玄宗)。

姚崇原名姚元之,后因名字“元之”与玄宗的尊号“开元神武皇帝”犯讳,就改成姚崇。

皇帝的名字不能重,避免改朝换代时杀错人

话说姚崇因太平公主撒泼告状(见《姑侄恩怨》),被睿宗无奈地贬到申州,后来又调任同州刺史。在地方上乐得清闲,喂喂狗、逗逗鸟,百无聊赖之际被玄宗一纸手谕召回了京城。

入京以后哪也没顾得去,第一件事是觐见玄宗。

不巧,玄宗外出狩猎,姚崇又折返回头,马不停蹄赶到郊外。

玄宗兴致正浓,见姚崇趋前叩拜,就扬了扬手里的弓,随口问道:“爱卿会玩这个不?“

姚崇心想:圣口罕开,趁机会多说几句有趣的,加深加深印象,才是上策。

便张口答道:“微臣专注狩猎四十年。二十岁时,已经是村里的捕兽小能手。我有个疯疯癫癫的朋友张憬藏,喜欢在朋友圈里算命,他拿着我的手,指着上面的纹路一个劲的说:‘你绝对能当宰相’。我信以为真,把猎具全卖了开始读书,折腾到现在,却是一副待罪之身。不过技巧都没忘,陛下要不要我陪几手?”

玄宗哈哈大笑,让姚崇一起狩猎。

只见姚崇骑在马背,如履平地。搭弓连射,竟无一次虚发,野兽纷纷扑街。玄宗十分开心,连声夸奖。


打起精神来,今天李隆基请了个代练

回宫后,玄宗问及治国方略,姚崇畅抒己见,玄宗竟听得入了神。

“其实我早就听说你有才,今天一见,果然不负传闻。过来帮我做事吧。”玄宗本以为姚崇会欣然答应,不料他却说:“有十件事,您要是做不到,我是断然不敢到您身边的。”玄宗好奇了,问:“说来听听,我保证不打死你。”

姚崇遂慷慨陈词,与帝十约:

(一)仁治天下,宽减刑罚。

(二)勿好大喜功,征疆扩土。

(三)自觉守法。

(四)宦官不得参政。

(五)取缔所有收费,只保留租赋。

(六)皇亲国戚不得在三省及御史台任职。

(七)对下臣以礼相待。

(八)下臣直谏,不能加罪,不能记仇。

(九)禁止新建道观和寺庙。

(十)外戚不得参政。

玄宗听他说完十事,吧唧吧唧嘴,笑着说:“没问题,我都答应,你就把心放到大肠里。”

(事实上没做到,比如4、6、10。不过先把你弄过来,其他的事再说)

只要你别当真。

第二天姚崇就被提拔为兵部尚书,行宰相权,封梁国公。朝廷上下一致叫好。

中书令张说,早年与姚崇闹矛盾,暗地里指使御史大夫赵彦昭,谏阻姚崇入相,结果在玄宗那碰了一鼻子灰。紧接着又让殿中监姜皎“曲线救国”:“陛下,您不是说河东总管的人选一直没找到吗,臣有一个合适的!”

玄宗眉毛微挑,好奇地问:“是谁?”姜皎答道:“就是姚崇呀。”玄宗一听不乐意了:“明明是张说让你来的,特么又来忽悠朕!”吓得姜皎几乎把地板叩碎。

姚崇入相后,推举贤能、弹劾奸庸,限制皇亲国戚以及外戚势力,朝政井然,深得玄宗信任。只要是姚崇所奏,几乎没有不批准的。姚崇越来越得宠,张说越来越慌。

当时的王公大臣中,只有岐王范功成最得玄宗器重,而且范功成重视儒学,恰好应了张说的特长。张说就去和范功成套近乎,退朝之后经常乘车到岐王府送礼巴结。

姚崇得到了这个消息,便加以利用。一天,姚崇故意走路蹒跚,玄宗见他这副模样,问:“卿有足疾么?”(你有病么)

姚崇回答:“臣非足疾,疾在腹心。”(我有病啊)

姚相,你是这个病吗

玄宗听他说话这么扭捏,猜想他有羞羞的事不想公开说,就退去左右。姚崇这才放开嗓子说道:

岐王系陛下爱弟,张说身为辅臣,常乘车出入王家,臣不知他何意,倘岐王为他所惑,后患非浅。臣忝居相列,怎得不忧劳成疾呢?

玄宗惊讶地说:“竟然有这种事?我一定会查清楚。”

傍晚时分,玄宗诏令御史中丞等人,查问张说。

要不是贾全虚(张说对此人有恩)及时通风报信,并帮张说斡旋、打点,张说恐怕难逃谋反大罪。最后张说被贬为相州长史。

有段时间姚崇卧病在家,源乾曜暂时替代他的职务。凡是源乾曜上奏重大事宜,玄宗都会先问:“征求过姚相的意见没有?什么,没有?那还不快去问。”

姚崇比较简朴,家住小户型,也没有精装修。玄宗视察过后,觉得太掉宰相的架儿,命令他搬到四方馆(唐朝国宾大酒店)去,姚崇说那里太大,空荡荡的,不敢住。玄宗说:“要不是祖传规矩定死了,我恨不得让你搬到宫里去住。你不准拒绝。”玄宗还让人给姚崇配制每日的健康食谱,各种保健品更是堆满了角落。

老姚,去后宫住吧,我对你很放心哦

儿子坑爹,喜闻乐见。姚崇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姚彝,二儿子叫姚异,这两位经常收受贿赂。玄宗有所耳闻,但睁一眼闭一眼,没有追究。姚崇的亲信赵诲,借着自己手里有点小权力,也乐呵呵地受贿,结果被查出,判了死罪。姚崇不忍心看他身首异处,求了个情,掳了玄宗的老虎须,惹得玄宗不太高兴。但还是看在宰相劳苦功高的份上,免赵诲一死,改为杖刑,流放岭南。


儿子,收钱怎么还给人收据呢


政治敏锐的姚崇知道皇恩对自己再没有先前那般浩荡,知趣地引咎辞职,并推荐广州都督宋璟取代自己。玄宗也乐得顺水推舟,放姚崇回家养老,另派亲信宦官杨思勖去接宋璟入京。

姚崇72岁高龄时,身体状况很差,知道没几天活头。只是还有一件心事在腹,那就是被他弹劾过的张说(时任荆州长史)。

姚崇对孩子们嘱托道:“张说有能力、有才华,以后定被皇上重用。但他与我多年不和,我死后,不知道会不会为难你们。”说完叹息一声,又继续道:“不过不必慌,我有一策。张说喜欢收藏珍贵物件,你们把家里那些古董都摆在我灵座跟前,然后请张说来吊祭。他如果对那些贵重玩意儿不理不睬,那就不妙,你们赶紧收拾收拾,回老家躲着去吧!”

姚崇喘了一口气,聚了聚神,又说:“如果他拿起来端详,有动心的意思,你们就全部送给他。条件是他为我写一副碑铭,越快越好!铭文拿来后,速速刻印在碑石上,并送呈皇上过目。你们千万照我说的做!张说就算日后想要在皇帝那拆我的台,也只会打自己的脸,无从下手。”姚崇说完,阖眼去了。

姚彝广发治丧讣告。驻守边防的张说,正巧回京述职,听到姚崇去世的消息,心想同朝为官,总得给个面子,况且死者为大。于是就顺便去吊祭。入了姚府,见着珍玩,不由得两眼放光,上前摸来摸去。姚彝遂遵家父遗言,全数赠与,并恳求张说撰写碑文。张说觉得这买卖很不吃亏,就应声而去,没多久把一篇歌功颂德的碑文写好。姚彝连夜雇工镌刻,同时将稿底呈给玄宗。


张说:姚崇你精英怪啊,爆这么多好东西

玄宗看了赞赏不已,说:

似此贤相,不可无此文称扬。

张说虽然贪图珍奇,倒也不笨,事后反应过来:姚崇弹劾我,为什么要给他写碑文,还特么通篇赞扬之辞?连忙让人去索要原稿,说有几处要修改。去的人回报说:“老爷,已刻成了碑,连皇上都看过了。”

张说那个憋屈啊,跺着脚说:“我这个活张说,倒被那个死姚崇算了一道。”

2.宋璟

宋璟气节高尚,风度不凡。杨思勖去接他,宋璟一路上不与这宦官说一句话,似乎有些装逼。杨思勖在宫里是个人物,少有跟他这么拿架儿的,回去后就不怀好意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玄宗。

此时的玄宗还没有犯糊涂。他感慨宋璟的气质,器重有加,任宋璟为黄门监(即原门下省侍中),授宰相权。

宋璟崇尚法令,对皇帝的权威没有那么深的顾忌,凡有不同的意见,也不藏着掖着,常常直言不讳。


宋璟:直男就要有话直说

太常卿姜皎,与玄宗很小的时候就认识,剿灭太平公主时,姜皎是立了功的。玄宗待他极好,皇后和妃子也与他关系不错,常常一起在宫里吃吃饭,唠唠嗑。

宋璟觉得这样放纵功臣,有损宫廷秩序,是很坏的示范,劝玄宗加以限制。玄宗乃下制道:

西汉诸将,以权贵不全,南阳故人,以优闲自保,皎宜放归田园,勋封如故。

玄宗认为以往的皇子、公主起名太土,希望有点创意,但自己又想不出来。(数量太多,玄宗技穷)

于是让宋璟本着优美的宗旨拟个冠名策划。宋璟又有意见了,禀奏玄宗:“陛下的美意臣知道,给儿女起个壮阳或淑美的名字,叫起来怡情,写出来隽美。但天下丽辞各有千秋,人之品位极难苟同。此山望着彼山高,要做到皆大欢喜,实在太难。万一将美意差了半分,恐怕辜负了陛下的初衷!”

玄宗一听,是这么个道理。自己想法是好,只怕真的效果欠佳。从此愈发认为宋璟贤能。

皇后的父亲去世,准备按照玄宗姥爷窦孝谌的标准,筑个15.5米高的坟,申请玄宗批准。宋璟觉得太离谱,也不管皇后一家子开不开心,上奏说:“一品大员,坟也只有5.7米,就算是允许葬入皇陵的大功臣,最高也不过9.1米。窦太尉(窦孝谌)的坟,已经违反制度了。昔日韦皇后父亲去世,大建酆陵,后来大祸烧身,陛下千万不可重蹈覆辙!如果皇后那里态度坚决,还请陛下按照一品陪陵的最高标准,不要高于12.1米。”


窦孝谌:笨蛋,不要建大坟墓,那边物业费特别贵!

玄宗看过奏折,批复道:

“朕每欲正身率下,况在妻子,怎敢有私?卿能固守典礼,垂法将来,诚所深幸哩。”

还赏赐给宋璟四百匹彩绢。

有个人叫王毛仲,在前篇出现过,是“太平公主讨伐战”的功臣,被玄宗封为霍国公,兼授“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的待遇,自玄宗即位后,只有王仁皎(王皇后父亲)、姚崇、宋璟才享受到。王毛仲家奴出身,得此殊荣,越发骄纵起来。

王毛仲女儿出嫁,玄宗问他还有什么要帮忙的?王毛仲作出一副为难的样子:

臣万事已备,但少贵客。

玄宗心领神会,笑着说:

卿所不能延致,只有宋璟一人,朕当为汝召客。

当即命令宰相以下的头脸人物,都去参加喜宴。宋璟没有当宰相时,连当红宦官杨思勖都敢给个冷脸,这暴发户王毛仲他自然很不待见。

只是皇帝都已发话,宋璟又是刚刚就任新职,不宜违命。于是拖拖拉拉,直到太阳爬到天顶,宋璟才前去道贺,接过王毛仲递过来的喜酒,喝了半杯,就说肚子疼,转身走了。

(也就是宋璟当权,否则难免不惹一身横祸)


王毛仲:份子都没随!

开元八年,宋璟严查恶钱(假币)使用。一方面,中央发派标准钱币;另一方面,各地方用粮食兑换恶钱,集中销毁。恶钱越来越少,惩治的不法之徒越来越多,效果还是不错的。然而刀有两刃,副作用显现出来---宋璟得罪了很多既得利益方。

当时正逢天气干旱,农业形势不好,皇家御用文工团创作了“旱鬼剧”,恰被喜欢看戏的玄宗看到。你知道这戏如何演的?

优人入戏,故作问答。一优问伪魃道:“汝何为出现?”伪魃答称奉相公(宋璟)处分。一优复故意问道:“相公要汝何用?”伪魃道:“相公严刑峻法,狱中负冤至三百余人,所以我不得不出来了。”

是要借戏子之口将利益受损者的怨气喷宋璟一脸。

玄宗听了戏子的对话,受“冤狱”传闻影响,对宋璟再没有从前那般信任。

不久宋璟及搭档苏颋就被罢去相位,恶钱也不查了。


恶钱:除了不让流通,完全不比真钱差

宋璟70岁的时候辞去所有职务,去了东都洛阳养老,5年后离世,享年75岁。他一生耿直守节,从未阿附权贵。

姚崇、宋璟出入殿中,玄宗都会起身迎送。姚、宋之后,再没有人得到相同的待遇。姚崇、宋璟,与房玄龄、杜如晦合称“唐朝四大宰相”。


房杜:我们是房谋杜断,你们是什么?   姚宋: 呃,我们是房杜再世

3.赵丽妃

玄宗其实并不爱他的正妻王氏,但王氏毕竟与他同创业、共患难,群众基础相当不错。玄宗经过考虑,还是把王氏立为皇后。可惜的是,王皇后始终没有生下男孩。

赵氏,有着狐狸精的样貌,玉兔精的舞艺,原本在潞州妓院工作。玄宗没当皇帝的时候,和她偶遇,顿感性趣盎然,就收入府中。后来提拔为丽妃。

不久,赵丽妃为玄宗生下男孩李嗣谦。玄宗的另一个女人刘华妃已经生下男孩李嗣直,比李嗣谦更早。两个孩子都是庶出,按道理应该哥哥李嗣直当太子。可叹那玄宗太宠丽妃,竟把李嗣谦立为皇太子。

(嫡长继承,无非是个国家惯例。今天的太子是明日的天子,领一国之事,所以立太子决不仅是皇帝家务。若无更强理由,惯例应该执行,否则难以服众。玄宗在赵丽妃这,走错一步重要的棋,初步显露出“一己好恶”的不良苗头,让奸妄之徒看到希望,为谗语流毒开了门缝)


赵丽妃:求职后宫时,妓院的工作经历是有帮助的

4.武惠妃

玄宗即位后,将武攸止(太平公主第二任丈夫武攸暨的弟弟)的女儿武氏选进宫。

武氏年轻、人美、活好、懂事,玄宗与她早晚腻歪在一起,把赵丽妃等人渐渐抛之脑后。玄宗提拔武氏为惠妃。惠妃仗着玄宗宠爱,不把其他妃子放在眼里,连打个招呼都很随意。

王皇后统领后宫,看不惯武惠妃狐假虎威,在公众场合训斥了她。两人从此结了仇,武惠妃天天给玄宗喂迷魂汤,说皇后怎么欺负她怎么侮辱她,灌得玄宗晕头转向,三番四次要废去皇后。皇后苦苦哀求:当年我们在一起多么辛苦,那些相互扶持的日子难道你都忘记了吗?

玄宗终于压下了这个念头。

想封后,一要得宠,二须男孩。武惠妃日夜祷告,还真让她生下了一个男婴,取了个名字叫李一。


武惠妃:起名李一,是力争第一的意思,不是我们懒哦


不幸的是,李一在一岁多点就夭折了,玄宗和惠妃非常地伤心。

没多久惠妃又怀上了,这回比上回伺候地更小心,人参按麻袋吃。

努力没白费,又是一个男孩。取名李敏,也是养到一岁,得了传染病。那时候天子家的医疗条件比不上现在的村卫生室,李敏也去了。

后来惠妃又怀孕,这次是个女儿。可惜红颜薄命,活的比两个哥哥还短,几个月就呜呼了。

惠妃锲而不舍,第四次怀运,又是男孩,取名李清。

宋王李成器的老婆元氏入宫贺喜,为玄宗想了个办法:我也刚生,奶足,我帮你们喂。

玄宗和惠妃都很赞成。李成器和元妃悉心养育李清,这次果然顺利长成。

(从此惠妃就像改了运,又生下一男二女,后来都长大成人。)

惠妃有了男孩,野心更大了,与王皇后水火不容。奈何王皇后声望牢固,除了武惠妃说烂了她的坏话,其他人全部有口皆碑。玄宗拿不定主意,废后改立的事一拖再拖。


王皇后:民主评议制度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王皇后的哥哥王守一很为妹妹抱打不平。经过分析,他认为矛盾根源在于妹妹没有为玄宗生下男孩。王守一求神拜佛,认识了一个和尚,听了他的馊主意,找到一块被雷劈过的木头(被雷劈竟是个吉祥事),刻上一系列复杂文字,再署上玄宗的名讳。和尚让皇后戴在身上,肯定能生儿子。

岂料造化弄人!后宫斗争,情报先行。武惠妃从耳目处得到消息,马上向玄宗举报,说皇后密学巫术,咒毒天子。玄宗一搜,果真是“铁证如山”。逮到了这个把柄,玄宗立即把王皇后贬为庶人,打入冷宫。王守一则被赐死。

王皇后已废,武惠妃求立。玄宗照例先征求群臣的意见,大多数人都琢磨:王皇后已经如此,后宫再没几个像样的,立谁都无所谓,皇帝自己闹腾去吧。

唯独监察御史潘好礼站出来拆台:

臣闻诸礼,父母仇不共天,春秋子不复仇,不子也。陛下欲以武惠妃为后,何以见天下士?妃再从叔祖非他,三思也,从父非他,延秀也;二人皆干纪乱常,天下共嫉。匹夫匹妇尚相择,况天子乎?愿慎选华族,以称神祗之心。今太子非惠妃所生,而妃固有子,若一俪宸极,则储位将不安,古人所为谏其渐者,良有以也,愿陛下详察之!

一针见血。宰相们也陆续表态,多数都不支持武惠妃当皇后。玄宗动摇了。武惠妃立后一事,再次作罢。


玄宗:讲这么多大道理,说到底就是不让呗!

短期内立后没有希望,惠妃打上了太子的主意。她在玄宗面前跪下,哭哭啼啼、委委屈屈地说:“臣妾听说,太子暗地谋划,要加害我们母子,还背地里说陛下的坏话。这都是臣妾的错,让太子如此不安,陛下也跟着受牵连。陛下还是将臣妾打入冷宫吧,若能使太子体谅陛下的辛苦,臣妾心甘情愿!”

(以退为进,寻常招式。奈何隆基精虫上脑)

玄宗拍着桌子说:“庶出的小子这么狂明天就废了特。”

惠妃说:“鄂王、光王,与太子是一伙,若太子有事,二王也要生乱,不如听了臣妾的吧。”(排除潜在威胁)

玄宗跟更生气了:“老子把这两个也一起废了。”

惠妃见玄宗入了坑,带哭带劝,请玄宗“息怒”。玄宗看她“凄惨”模样,爱怜不已,晚上倍加宠幸。

次日上朝,玄宗通知大臣们:你们都听好了,最近太子及鄂王、光王有很多不好的传闻。朕看他们行为不端,准备废了。

时任宰相的张九龄抗奏道:“陛下登基将近三十年,太子和诸王每天都老老实实接受您的教诲,堪为宅男典范。家和万事兴,陛下与皇子们如此和谐,是天下人的福气!为何仅仅因为几句流言蜚语,就如此严厉地惩罚自己的儿子呢?”

从前晋献公听信骊姬,杀太子申生,三世大乱。汉武帝信江充言,罪戾太子,京城流血。晋惠帝用贾后谗,废愍怀太子,中原涂炭。隋文帝纳独孤后语,黜太子勇,改立炀帝,遂失天下。古人有言:‘前车覆,后车鉴。’陛下必欲出此,臣不敢奉诏。

虽然九龄说得很有道理,玄宗仍然比较生气。

张九龄:皇上,不要烦我们啰嗦。这是我们的看家本领呀。

退朝后,武惠妃让自己的亲信给张九龄带话:“您要是肯帮帮忙,我家主人一定尽全力帮您坐稳宰相的位置。”

张九龄一听火了:“后宫也敢干政?给我闭嘴!”将人赶走,张九龄又回去找玄宗,将武惠妃传的话一字不差地转发。玄宗再次动摇,立后的事就此不论。

从此武惠妃恨死了张九龄,她与李林甫(与张九龄不和)内外勾结,说尽张九龄坏话。玄宗本来非常赏识张九龄地学识和文雅,经武、李两人不停地唠叨,对张九龄也渐渐地不喜欢了。

武惠妃锲而不舍,再接再厉。她向狡猾的李林甫请教怎么干掉太子及鄂王、光王。李林甫告诉她只需如此如此。


成不了“嫡”,就做“长”,哈、哈、哈


她撒谎说宫里有贼,请太子及鄂王、光王披甲进宫,为她清扫;同时报告玄宗说:太子及鄂王、光王造反啦!

玄宗一查,太子及鄂王、光王提枪带甲,这是要作甚?顿时恼怒到极点。李林甫也在一旁火上浇油,玄宗这个气啊,立刻挥就一张手谕,废三人为庶人,赐三子自尽。另有几十亲属连坐而死。

所谓天理循环,报应不爽。搞死太子及鄂王、光王后不久,武惠妃得了一场大病,疯言疯语,说太子及鄂王、光王找她索命。玄宗叫来几个老巫婆给她作法,七上八下倒腾了许多天,丁点儿效果没有,反而病情加重。

宫里所有人见了武惠妃就躲得老远,生怕被咬着挠着。御医想方设法,多管齐下,帮她硬撑了几个月。到了冬天,惠妃形容越发枯槁,终两腿一伸,凋敝而去。

玄宗十分哀伤,大臣普遍心喜,其余各有感慨。


自己的恐惧才是唯一的鬼

5.梅妃

玄宗已近晚年,开始迷信长生不老的说法,派人到处搜索延年丹药。

还真有江湖术士献上“三无”产品,无非是些强提精神、壮阳生火、消耗寿命的黑暗物质。玄宗服下几颗,性致大发,派高力士去江南搜罗美女,充实后宫。

高力士一路上仔细考察,严格把关,一直到了福建莆田县,才发现一位。她叫江采苹,出身行医世家,九岁已经能背诵诗经中的《周南》、《召南》,长大后能诗善赋。

这江采苹入宫后,不饰铅华,淡装雅服,与后宫的奢靡华丽比起来,别有一番风韵。她从小喜爱梅花,玄宗就给她起个昵称,叫“梅妃”。据说,梅妃原创《萧》、《兰》、《梨园》、《梅花》、《风笛》、《玻盂》、《剪刀》、《绮窗》八首词赋,水平那是相当高。

(当年的女文青肯给素不相识的皇帝做情人,没有现在那股子宁死不屈的倔劲儿)

不过后来发生了一件事,导致梅妃失了宠。

一天,玄宗把一帮兄弟们请过来喝酒作乐。酒过数巡,玄宗喝高兴了,让梅妃吹奏白玉笛助兴。

梅妃吹得那叫一个好,王爷们交相赞美。吹完了又跳“惊鸿舞”,仿佛西施再世、赵飞燕重回人间。玄宗兴高采烈地对众兄弟说:

朕妃子乃是梅精,吹白玉笛,作惊鸿舞,岂不是满座生辉吗?

又让梅妃给王爷们剥橙子吃,醒醒酒。汉王像是喝醉了,起身接橙子的时候一脚踏出去幅度太大,踩着了梅妃的绣花鞋。(真醉假醉不知)

梅妃相当恼火,二话不说直接回宫了。

(御用女文青的贴身物件你也敢碰)

玄宗此时已是半个醉汉,见梅妃很长时间都没回来,让人去叫。回来复命说:梅妃鞋子上的珠珠掉了,弄好了就回来。可是直到席终人散,也不见梅妃的影子。

玄宗心里纳闷,也有点担心她,亲自去看望。梅妃只好再次撒谎,说自己肚子疼。玄宗宠她,没说什么。

汉王回去后,越想越不对劲。要是梅妃向玄宗告状,她一面之词对我很不利啊。于是第二天,汉王就大大咧咧入宫请罪,把情况照实说了。玄宗说,这也加个事?兄弟且放心回去。

但是,玄宗因梅妃对他撒谎(实为欺君之罪),心里不爽,对梅妃有了芥蒂。

这时驸马杨洄觐见,发现玄宗的情绪非常一般,就建议他出游,自己伴驾随行。游玩过程中,杨洄为玄宗引荐了一个大美人。你猜是谁?

6.杨贵妃

这位大美人是寿王李瑁(武惠妃儿子)的妃子杨氏,也是玄宗的儿媳妇,我的天哪!

杨氏小名叫“玉环”,开元二十二年嫁给寿王瑁为妃。高力士奉玄宗指示,到寿王的府邸召杨妃入宫。

(上门点名要你的女人怎么地)

李瑁还蒙在鼓里,父皇避开我,单独召见我媳妇?怪事,怪事。

媳妇,父皇叫你去洗温泉。应该只是洗吧?

杨氏心灵,猜出几分意思,心中有些小高兴。跟夫君李瑁道别后,跟着高力士轻轻爽爽地去了。

玄宗见那杨氏,“肌态丰艳,骨肉停匀,眉不描而黛,发不漆而黑,颊不脂而红,唇不涂而朱,果然倾国倾城”。杨氏吹笛一首,竟比梅妃还要好听。玄宗写曲,让杨氏唱来,也是独具韵味。

玄宗高兴坏了,又是赐酒,又是赠钗。酒席撤去,两人就趁着兴致,翻云覆雨去了。

不过,毕竟是夺人之妻,人还活着,况且还是自己的儿子,这事儿不能太光明正大。玄宗让杨氏写了一份申请,说自己想当女道士,跟着皇上进宫研修。玄宗还特意把杨氏的住所改了个仙里仙气的名字,叫太真宫。从此借修道之名,纵鱼水之欢。

考虑到儿子的行房乐趣有所减少,玄宗又让左卫郎将韦昭训的女儿嫁给李瑁。

(为父只能帮你到这)

玄宗宠爱杨氏到什么程度?他常常对身边的人说:

朕得杨妃,如得至宝,这是朕生平第一快意呢。

玄宗有了杨氏,就越来越疏远梅妃。

后来,玄宗想把杨氏册封为贵妃。之前的案例显示,后宫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大臣们向来是不会让他这个皇帝好受的。然而,当玄宗小心翼翼地将这个想法告诉大臣们,却发现世道变了。所有人都不吱声,没有任何意见。

原来,所有人都等着暗黑大相---李林甫说话。既然李林甫沉默,谁又敢说什么。


隆基啊,这事我不管,你自己看这办就行

杨氏顺利晋升为贵妃,册封仪式采用的皇后标准。一人得道,整窝升天。杨贵妃的亲戚们,一个一个的都荣华富贵了。

贵妃想要什么,玄宗一律:给、给、给!

杨贵妃尝过荔枝,瘾得不行。贵妃在长安,荔枝住岭南,单程三千里。玄宗下旨:给我快马加鞭不准停,原模原样送过来!

如此累死了不知多少匹千里马,荔枝几天就送到了,果然特么新鲜。


一千多年前的快递不比现在慢


玄宗对杨贵妃千宠万爱,百般将就,使得杨贵妃不可避免地膨胀起来。玄宗跟别的妃子挤个眉弄个眼,只要被杨贵妃知道,必然会发一通脾气,惹得玄宗肠胃不顺。

某一天,玄宗又把兄弟们召集到一起吃喝玩乐,席间宁王李琎拿着紫玉笛献了一曲。宴席撤去后,王爷们各找各妈,杨贵妃觉得手痒痒,顺手把李琎吹过的紫玉笛拿起来把玩,玩着玩着情不自禁地放到嘴边,按照记忆中的调子吹起来。

玄宗上完厕所,回来一看:你妹的,这不是亲嘴儿了么。生气地对杨贵妃说:

此笛由嗣宁王吹过,口泽尚存,汝何得便吹?

(看见没,以后不要说“不卫生”, “口泽尚存”才对)


知识,嗯?

杨贵妃哪里在意玄宗那副醋样,曲子吹完才把笛子放下,站起来冷笑道:“陛下与别人眉目传情,魂魄都给勾了去,有什么理由责怪臣妾呢!”

玄宗是喝了酒的,看贵妃这么霸气,很是上火:“你丫的这几天是不是吃错药了,敢对朕这么说话。你信不信我撵了你?”

杨贵妃这暴脾气:“你撵啊,你倒是撵啊。”

把玄宗气得啊。随即让宦官张韬光把杨贵妃送去她堂哥杨国忠家里。

杨国忠急坏了。就这么接着?乖乖,这可是皇帝老子的女人。不接?皇帝老子急了,连我也给撵咯。

凑巧,心腹吉温(已由李林甫那边投诚过来)入内汇报工作,对杨国忠说:“我一会儿要面圣,正好把你这事顺带说说。”杨国忠连声感谢。

吉温觐见玄宗,正事奏完,又开口说道:“陛下恕臣多嘴,贵妃一介妇人,没啥见识。跟您吵架,的确是忤逆大罪。不过,既然陛下宠爱她,应该让她死在宫里。把她送到外面去,让人看了笑话,臣觉得不妥。”玄宗频频点头,是这个道理。

再说怒气也已经消减了不少,就唤高力士把杨贵妃接回来。当晚格外恩爱。


吉温:真怕皇上没听完我最后一句

某年七夕佳节,长生殿里,玄宗与杨贵妃还发生了一段极具肉感的对话。

贵妃倚靠着玄宗,轻声说:

今日牛女双星,渡河相会,真是一番韵事。

(寻找话题)

玄宗道:

双星相会,一年一度,不及朕与妃子,得时时欢聚哩。

(联系现实)

贵妃两眼一红,竟稀里哗啦地哭了起来。玄宗十分惊讶,问:怎么了宝贝?

贵妃答道:

妾想牛女双星,虽然一年一会,却是地久天长,只恐妾与陛下,不能似他长久哩。

(稍加激将)

玄宗眼神坚定,说:

朕与卿生则同衾,死则同穴,有什么不长不久?卿若不信,愿对双星设誓。

(猛跳火坑)

玄宗遂牵着贵妃的手,说:

双星在上,我李隆基与杨玉环,情重恩深,愿生生世世,长为夫妇。

(豪言壮语)

贵妃接着说:

愿如皇言,有渝此盟,双星作证,不得令终。

(纯属愿望)

然后又拜谢玄宗:

妾感陛下厚恩,今夕密誓,死生不负。

(等看到安禄山一章,岂不是要笑掉大牙)

回宫后,又是一番柔情蜜意。

然而后来,安禄山叛乱,绝代美女杨贵妃的遭遇不免让人嗟叹。


长成这样的话你有感觉么,说实话

7.高力士

原名冯元一,入宫后被老宦官高延福收养,改名高力士。

高力士性格细密,做事稳重,大小业务滴水不漏,是个“优秀”的宦官。

侍奉李隆基(唐玄宗)后,很受器重,铲除韦皇后以及平定太平公主时,高力士都参与其中,还立过攻。他最后坐到什么位置?

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瞧瞧,到了玄宗这里,宦官不但重度参政,而且当上了大将军,办公待遇堪比一品大员。


我哪点不像大将军了?

虽然是太监出身,高力士的话在玄宗耳朵里还是有一席之地的,甚至不比那些位高权重的宰相们逊色。

开元二十六年,武惠妃已死,玄宗寝食不安,心事颇重。高力士试探着问:“陛下是在思虑立储的事情吧?”玄宗说:“这的确是件烦心事。”

高力士从前与武惠妃交情不错,可惜斯人已去,茶凉客走,高力士索性帮玄宗出个正儿八经的主意:“陛下,其实这事并不复杂。只要遵循嫡长继承的惯例即可,不偏不倚,其他人肯定没有意见。”

玄宗想了想,说:“哎哟,不错,的确是这么回事。”第二天就颁下旨意,立忠王李璵为皇太子。

(李璵后来改名为李绍,再改名为李亨,也就是后来的唐肃宗)

高力士的其余事,许多穿插在另外数位的事迹当中,在此略过。

8.李林甫

姚、宋之后,就是张说、源乾曜拜相。两人也先后去世,继任的韩休与萧嵩政见不一,你往东我往西,谁也不服谁,最后谁也没捞着便宜,都被免了职。玄宗又启用裴耀卿为侍中,张九龄为中书令,李林甫为礼部尚书,共辅朝政。

陛下,我一个人劳累就可以了,让裴耀卿和张九龄歇着


裴耀卿与张九龄志趣相投,挺合得来。那李林甫出身于宗室,性格阴狠狡诈,走的是暗黑路子,喜欢斗争也擅长斗争。裴、张两人与李多生干戈,但李林甫明面上很照顾玄宗面子,很少跟裴、张拼正面,转头背地里耍一万个小动作。

早年,李林甫拜托舅舅姜皎把他安排进体制内。姜皎找到宰相源乾曜,可是源乾曜摇了摇头,说:

郎官应得才望,哥奴岂堪任郎中么?

当时侍中裴光庭的老婆(武三思女儿)与李林甫有私情。裴光庭死后,两人明目张胆搞在一起,毫无顾忌。仅生活作风一项就足够毙掉了。

李林甫见源乾曜瞧不起他,不死心,又向多人行贿,最终搞到国子司业的职位。

李林甫跟大宦官高力士的关系搞得相当不错,高力士常在玄宗耳边吹风,说李林甫是宰相上佳人选。

不过,宰相位置毕竟关系重大,玄宗还没糊涂到听风是雨。高力士又帮李林甫联络上了野心勃勃的武惠妃,李、武二人达成共识,李帮武惠妃的儿子登太子位(例如前述的抓小偷事件),武帮李林甫当上宰相。

玄宗这回终于招架不住,破格提拔李林甫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入宰相阵容。

时任朔方节度使的牛仙客,是李林甫的人。李林甫推荐牛仙客进京,玄宗打算让牛仙客出任尚书。张九龄怎能纵容他发展党羽,对玄宗说:

尚书系古时纳言,不宜轻授,仙客恐难当此任。

李林甫当时就不服了:

仙客具宰相才,何止尚书。

有杨贵妃协助,李林甫的意见在玄宗那里占了上风。

李林甫又推荐萧炅出任户部侍郎。萧炅大字不识几个,当众把“伏腊”读成“伏猎”,笑得众人滚到桌子底下,大家给他起个外号叫“伏猎侍郎”。

萧炅:李相看中我的能力,而不是学历!


中书侍郎严挺之,曾对张九龄说:“伏猎侍郎也来凑热闹?”张九龄也瞧不起文盲萧炅,向玄宗弹劾,贬其为岐州刺史。

李林甫对张九龄和严挺之的怨念更加深重。严挺之的老婆被休,改嫁蔚州刺史王元琰,后来王元琰犯受贿罪,严挺之替他说情伸冤。李林甫抓住这点,说严挺之和王元琰肯定是同谋,连坐就对了。

张九龄不同意,说:“王元琰娶了严挺之老婆,情敌还来不及,同谋从何说起。我看是王元琰确有冤情,严挺之秉公处理而已。”

玄宗漫不经心的笑道:“世上哪有这种好人?我听说是那严挺之离婚之后仍与前妻保持来往,所以才甘心帮忙。”

(玄宗已经不复从前的胸襟。“端人如己”,这话有理)

张九龄接不上话,只好去找裴耀卿,让他出面求求情。裴耀卿请玄宗开恩,李林甫大言不惭:“裴耀卿、张九龄,明显都是同谋。”

玄宗彻底被李林甫忽悠住,贬裴耀卿、张九龄、严挺之,流放王元琰。让李林甫兼任中书令,让牛仙客出任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牛仙客唯李林甫马首是瞻,完全是一个傀儡宰相)

张九龄失了权势,再无人敢制衡李林甫。李林甫得意洋洋地对谏官们说:

今明主在上,群臣乐得将顺,何苦多言。且诸君不见立仗马么?

(打赢装逼)

谏官们从此相互告诫:都别说话了,小心脑袋。

出头鸟,还是立仗马,你们可得想清楚了


但有两个谏官,杜进和周子谅,看不惯李林甫的专横模样,提了些反对意见。结果前者被贬,后者发配瀼州而毙命。

时任陇右节度使的皇甫惟明,屡破吐蕃军队,战绩赫赫,回京给玄宗报喜。皇甫惟明也十分厌烦李林甫执政疲软、玩权来劲的作死样,屡次向玄宗弹劾。

谁知玄宗竟把李林甫当儿子供上了,旁的话根本听不进去。后来在李林甫的怂恿下,玄宗还贬谪了皇甫惟明。

大宦官高力士看李林甫一手遮天,也有了危机感,劝玄宗限制此人,以防生变。结果惹得玄宗极不高兴,幸亏高力士机灵,叩头如捣蒜,才免了祸。

(唐朝首席宦官也败给林甫)

李林甫在太子李亨即储一事上曾经施加阻挠,为了防止太子将来报复,李林甫设计陷害。他以祖传诬告之术,下罪贬谪租庸转运使韦坚。韦坚是太子妃的哥哥,若不是太子机灵,马上申请与太子妃离婚,向玄宗表明心意,自己也要遭到猜忌。

李亨:太子其实是汰子。你们弄死我吧,来啊弄死我吧


太子的一个妾室,父亲是赞善大夫杜有邻。杜有邻有两个女儿,长女嫁给柳勣,次女嫁给太子作妾。柳勣是个很狂妄的人,杜有邻相当讨厌他,没有什么好脸色。柳勣对此怀恨在心,诬告岳父与太子密谋不轨。李林甫让自己一系的吉温负责审讯,并授意吉温借此事牵连打击,清除反对者。

吉温的审讯风格与来俊臣相似,杜有邻没等到宣判就被打死了。柳勣则被灭口。杜有邻妻子流放边地,太子妾被废为庶人。

李林甫又借此事罗织数人罪状。杖杀北海太守李邕、淄川太守裴敦复。赐死皇甫惟明、韦坚。再派心腹罗希奭前往宜春,查问李适之。李适之知道早晚是个死,不如少受点罪,服毒自尽了。李适之儿子李适则被李林甫的人杖杀。“太平政变”时的功臣王琚因与李邕来往较多,也被罗希奭逼死。

杨慎矜本是李林甫的狗腿,帮着害死韦坚等人,高就为户部侍郎。权力渐渐膨大,竟被李林甫视为眼中钉,杨慎矜及兄弟杨慎名、杨慎馀都被弄死,妻子流放边地。

(天子还在天下边坐着,李林甫已经上天了)

小弟们:李大哥,地球已经容不下你


直到后来,冒起了个大奸臣杨国忠。老鼠屎也需要存在感,一锅汤容不了两颗,李林甫与杨国忠闹起了矛盾,李林甫失宠于玄宗。继而得了忧郁症,竟也死了。

李林甫在相位十九年,争权夺势,嫉贤妒能,构陷冤狱,痛打谏官。著名成语“口蜜腹剑”,为李林甫量身打造。玄宗老来昏庸糊涂,国家大小事务几乎全都让李林甫处理,自己只顾声色犬马,享乐纵情。

玄宗时期比较有特点的宰相们,姚崇通达灵活,宋璟尊崇法令,张嘉贞吏治严苛,张说文采飘然,韩休、张九龄正义刚直,全都有可圈之处。而李林甫则构成了鲜明对比,前任们的优点在他身上几乎找不到传承。

李林甫之后,掌权的就是那杨国忠。

9.杨国忠

国忠是玄宗的赐名,杨国忠本名杨钊,是杨玉环的堂哥。玉环得到玄宗的恩宠,杨国忠也跟着飞黄腾达。

李林甫忌惮杨贵妃的圣宠,对杨国忠比较尊重,两人的关系本来还算不错。但林甫一系的京兆尹王鉷,骄纵狂妄,得罪了杨国忠。杨国忠忌恨王鉷,顺带把李林甫埋怨上了。

杨国忠:这证件照有些过分了,你们是李林甫的脑残粉么


王鉷的第弟户部郎中王銲,涉及谋反大罪。杨国忠请求玄宗将王鉷兄弟一并正法,而李林甫替王鉷解辩。玄宗说,杨国忠你和左相陈希烈一起查办王鉷兄弟的案件吧。经过杨、陈的通力合作,成功让玄宗赐死王鉷,杖杀王銲。王鉷死后,其所有职务由杨国忠担任。杨国忠不久又被提拔为御史大夫。

李林甫输了一招,时刻想着报仇。恰逢南诏王阁罗凤与吐蕃联合,侵略云南郡,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各种打不过。李林甫就奏请玄宗,让杨国忠出镇剑南道,从而排除对自己的威胁。

杨国忠一听急了:我特么只会赌博,让我去边防只有送死了!在家里憋了好几日,知道早晚躲不过去,索性直接对玄宗说:

臣此次出使,闻由宰相林甫奏请,林甫意欲害臣,所以将臣外调,此后欲见陛下,未卜何年。

边说边抹眼泪。

杨国忠:如果仗能这样打,我也是不怵的


玄宗挺感动,安慰他说:“你先去四川地界,把军事方面的问题处理个差不多,我一定让你尽快回京,到时升你作宰相,亏不了你。”杨国忠这才眉开眼笑,叩头谢恩而去。

李林甫听到这个消息,已经患病的身体更加的难受,情况一天差过一天,竟至垂危。

玄宗得知李林甫的病情,把刚到四川的杨国忠召回来,准备替补相位。杨国忠一回到长安,就奉旨到李林甫府邸探望,表情十分痛苦,不愧官场达人。

李林甫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我要死了,杨公肯定会继任为宰相,大权在握,以后的事还请杨公多多关照。”杨国忠连说“不敢当”。没几天,李林甫就一命归西。

杨国忠这人,才华还不如半文盲李林甫,性格脾气却与李林甫一样差劲。上任之后,把李林甫的原班底贬的贬,杀的杀,全数换新。又串通安禄山,让其统属的阿布思部落的降兵,诬告李林甫曾与阿布思串通谋反。

经过一番“依法调查”,削了李林甫的官爵,还把棺材刨出来,去除尸体上的官服、配饰及珠宝,再放入小棺材里按平民礼节下葬。李林甫子孙皆流放岭南、黔中等地,受株连的总共五十多人。

(没想到,李林甫积攒下的各路仇怨,让杨国忠这个奸鬼替着报了)

国忠:林甫兄,我又来看你了,这次帮你减负、搬家


杨国忠选人用人,按亲疏程度、上贡数量排序。一时间买官现象络绎不绝,杨国忠府邸成了官衔市场。

他借手中权力集揽了一批心腹,这些马屁精们成天在玄宗面前为杨国忠歌功颂德,弄得玄宗也感天谢地,以为姚、宋之后再遇贤相,放心地将朝政委托给杨国忠,自己躲入后宫专心与贵妃姊妹互动。

巨大的权力导致无边的骄纵。杨国忠元宵节晚上出门耀武扬威,恰逢广宁公主和驸马都尉程昌裔也赏花灯。两只队伍正面照上,杨国忠的家奴挡着道路,就是不避让,还拿着鞭子乱扫,差点给公主破了相,程昌裔也挨了好几下。

公主不让了,从小到大特么只有我鞭人,哪有人鞭我?哭着去找玄宗。

鞭人者,人恒鞭之


一边是自己女儿,一边是自己小舅子、大宰相,玄宗干脆各打一巴掌,杖杀杨国忠家奴,斥责程昌裔不该夜游,免了他的官。

一个家奴换一个驸马,杨国忠心里美滋滋的,从此更加狂妄无羁。他常常对同事们说:

我本寒家子,一旦缘椒房贵戚,受宠至此,诚未知如何结果。但我生恐难致令名,不如乘时行乐,且过目前哩。

可见,及时行乐,是杨国忠人生的核心目标。他与堂姐虢国夫人住邻居,白天晚上随意串门,滚来滚去。兄妹出行前呼后拥,队伍中光骏马就有一百匹,两人紧挨着坐在同一辆车中,车帘也不拉上,可谓“光明正大”。

杨国忠的儿子杨暄是个标准差生,考试眼看不及格,礼部侍郎达奚珣怕得罪杨国忠,事先将这事禀报给他。杨国忠大怒:“我儿子不愁荣华富贵,你们这些鼠辈爱咋咋的。”骂完走了。把达奚珣吓得啊,给了杨暄“上等”,并推荐为户部侍郎。

老爸问我想分管哪些工作


某年关中阴雨连绵,洪水过境,田地受灾严重。玄宗担心庄稼出问题,杨国忠让人专门找来几株卖相上佳的谷物给玄宗看,说:“庄稼没问题的,您放心。”扶风太守房琯上报灾情,杨国忠让御史反驳,并诬告房琯欺君。于是再也没人敢提水灾的事。杨国忠欺上胡为,危害唐室利益,忠于玄宗的高力士看不下去了。

雨一直下着,玄宗心里不踏实,跟站在身边的高力士说:“老天爷什么意思,是不是朕有什么过错?”

高力士进言玄宗:

陛下以权假宰相,赏罚无章,阴阳失度,怎能不上致天灾,但言出即恐遇祸,臣亦何敢渎陈?

玄宗听了有些恍悟。可惜他已被杨贵妃妙手压制,连罢了杨国忠相位的勇气都没有。

安禄山崛起之后,看不起杨国忠。杨国忠就多次在玄宗跟前说安禄山的闲言闲语,预测安禄山必然造反。可惜玄宗不信。

杨国忠拍拍脑袋,为玄宗想出一计:“陛下如果不相信我,可以召安禄山来长安,看他敢不敢?”玄宗想反正不费什么功夫,就照他说的办。

谁知安禄山大出杨国忠所料,一接到旨意就屁颠屁颠地跑来,从此玄宗更加信任安禄山。安禄山回长安后变着花样儿向玄宗表忠心,玄宗一冲动,想授他同平章事。杨国忠一听急了,声色俱全地痛陈利害:

禄山目不知书,虽有军功,岂即可升为宰相?此制若下,臣恐四夷将轻视朝廷呢。

玄宗受他这么一阻,改了主意,只给了安禄山尚书左仆射的职位。安禄山没当成宰相,恨死了杨国忠。

杨国忠:今天迫不得已说了句正经话,都怪安禄山!


10.五杨

杨贵妃进宫后,亲戚们跟着致富。三个姐姐分别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两个堂哥杨铦、杨锜也仕途朗朗。

这五个人,合称“五杨”。

玄宗和贵妃喜欢泡个温泉啥的,经常移驾华清宫。偶尔会叫着“五杨”一起,以示皇恩浩荡。杨氏五家,每家自成一队,每队着不同颜色队服,恰似五彩华龙,长度竟达几十里。

五杨的府上,每天7-11都是送礼时间。五杨也是厚道人,只要礼够,包管事成,圈内信誉极高。五家的开支巨大,赏赐更厚,可以说是钱如粪土,帛若木灰。

当时坊间传半首打油诗,调侃这一奢靡荒唐的现象:

生男勿喜女勿悲,生女也可壮门楣。

哪能一样,没有玉环,何来国忠


11.安禄山

安禄山本是突厥人,后来逃出突厥部落,跟了幽州节度使张守珪,被提拔为副将。安禄山这人骁勇力强,头脑也比较灵活,擅于打点关系,人脉广、口碑赞,受到玄宗的赏识。慢慢得到重用,出任平庐节度使,兼任范阳节度使。

某次,安禄山出兵契丹,得胜归来。玄宗召见他,少不了一番夸奖。当时太子站在旁边,玄宗说:你们两个认识认识。

安禄山机灵鬼,怎么不知道那是太子?却故意不拜,旁边的宦官见状呵斥道:“禄山见了殿下,还不快下拜?”

安禄山摆出一副懵逼的样子:“殿下是什么意思?”

玄宗在一边笑话他:“真是服了你。殿下就是皇太子。”

安禄山依旧迷茫的样子:“臣是个土包子,不懂朝廷礼仪,敢问皇太子是什么官?”

玄宗不知哪来的兴致,跟他一板一眼地解释:“朕百年以后,要将皇帝的位置托付给他,所以叫皇太子。”

安禄山这才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愚臣只知道陛下,不知道皇太子,罪该万死,罪该万死。”忙不迭的向太子行礼。

不以为你真傻,那你为什么装傻??

一番话说得玄宗舒服无比,从此上了他的套,以为他十分忠诚,下令让他留在长安,兼任御史大夫。

肥胖如猪的安禄山滑稽地变成了玄宗的开心果。安禄山总装出憨厚、可笑,又略带一点可爱的样子,逗得玄宗瞎欢乐。不需要下诏,他随时可以进见玄宗,玄宗也十分愿意每天和他聊上一会儿。

安禄山搞到一只聪明的鹦鹉,献给玄宗。玄宗仔细打量了一番,夸奖道:“宫里也有一只,不过羽毛比不上这只干净整齐。”

鹦鹉恰到好处的来了一句: “谢万岁恩奖。”

(八成禄山早有训练)

玄宗哈哈大笑,让钟爱鹦鹉的杨贵妃出来一起欣赏。

不见还好,安禄山一瞧这杨贵妃雪白的肌肤,丰盈的肉感,娇艳而不失典雅,马上一见钟情。杨贵妃看那安禄山,虽然过胖,但十分强壮,称赞道:“好一个奇男子。”

(奇在哪看不出来。骑在哪倒是能猜到)

杨贵妃说安禄山是一个好奇的男子

某次举办宴会,玄宗与杨贵妃一起登楼,安禄山跟在屁股后边,闻着杨贵妃的体香,几乎要摔下楼梯。上楼以后,安禄山坐在位子上,边喝酒边偷瞄美女,挨个在心中点评打分,最高分就是杨贵妃。

等到开始奏乐,安禄山爬起来申请:臣愿伴舞。

玄宗很惊讶,你这个体型是要跳个什么惊悚的舞?

安禄山开始表演转圈,是的就是转圈。越转越快,只能看到一个大肚子了。再后来,完全成了一个高速自转的陀螺。大概转了一百多圈,才站定停止,没吐!

玄宗指着他的大肚:“里面装了什么,搞得这么大?”禄山答道:“只有赤心。”

问:看图打一成语。    答:只有赤心

玄宗高兴坏了,让这位马屁大神与杨铦、杨锜,结为异姓兄弟。虢国、韩国、秦国三夫人也与他姊弟兄妹相称。

宴会结束后,玄宗干脆称呼安禄山为“禄儿”。安禄山打蛇随棍上,给杨贵妃跪下说:“臣儿愿母妃千岁!”

玄宗对贵妃说:“看看,一个多么朴实诚恳的人。”

(认爹认妈,可谓朴实;动作到位,可谓诚恳)

杨贵妃盯着安禄山,微笑不语,眼光已别有深意。

玄宗是个称职的干爹,把安禄山封为东平郡王,这可是皇室成员的待遇。

之后安禄山兼任河北道采访处置使,被派出了长安。离得这么远,没法和贵妃亲近,这可怎么办?

安禄山想了一个办法。他把契丹各部酋长请来喝酒,酒里放上迷药,灌醉以后全数斩首,当作战绩汇报给玄宗。玄宗大喜,专门为他在长安建了府邸。

酋长们:大哥,今天没带礼物来,不好意思呀。     安禄山:没事,带了脑袋就行!


借了近水楼台的地利,安禄山与干妈杨贵妃越发调皮。安禄山生日,杨贵妃送上厚礼。生日过后没几天,杨贵妃又想他了,把安禄山叫到后宫,用丝绸布匹把干儿子包裹起来,足足找了十六个人抬着,在宫里边游行嬉闹。

吵吵到晚上,该吃饭了,玄宗靠着杨贵妃,让安禄山在自己另一侧坐着陪酒,三个人活脱脱成了一家子。

从此安禄山更加百无禁忌,趁着玄宗滚去那虢国夫人的床上,在贵妃榻上玩了个通宵。不过话说回来,要不是杨贵妃专心把玩干儿子安禄山,无瑕检查玄宗的起居,玄宗也捡不着临幸虢国夫人的机会。

顺带一提,虢国夫人是位不甘寂寞的寡妇,不但承玄宗雨露,还和堂兄杨国忠深度作业。

可笑的是,安禄山在和杨贵妃花样玩耍的过程中,将她的乳房抓伤了。贵妃怕被玄宗看见,穿了件胸衣在里面,将乳房遮住。宫里的人以为贵妃在引领新时尚,慢慢地竟有很多人开始遮乳效仿。

安禄山的野心不比他的肚腩小,整日做着宰相梦,也想如那李林甫一样任意装逼。玄宗也有让安禄山升任宰相的念头,可惜他是一介武夫,不懂政事,况且杨国忠一直反对。玄宗便留着想法,只让安禄山再兼一个河东节度使,稍加安抚。

还等着封什么官呀。老子直接造反得了。


时任户部郎中的吉温,本来是李林甫的人。看见与李林甫并不和睦的杨国忠、安禄山两人极得圣宠,就投诚到杨国忠旗下,暗地里还与安禄山兄弟相称。李林甫死后,杨、安两人有了竞争关系,吉温渐渐靠向手握兵权的安禄山。

安禄山虽然恨杨国忠从中作梗,暂时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得先组建自己的直属团队。他把吉温推荐为副节度使,再将大理司直张通儒争取过来。这两个人成了安禄山的心腹。安禄山的部将兼贴身裁缝孙孝哲,是个契丹人,母亲长得不错,被安禄山纳为炮友。孙孝哲干脆管安禄山叫爸,倒也合情合理。如此会来事儿的孙孝哲很快被提拔为副将。

孙孝哲:成功靠干爹,千古恒不变


另外还有孔目官严庄、掌书记高尚,凭借一点才气,给安禄山当起了参谋。可惜两人既不庄严,也不高尚,就知道怂恿着安禄山造反。为了保证军队忠诚度和执行力,安禄山乃挑选同罗、奚、契丹等部族的降兵精锐共八千多人,成立亲军,由他直接统帅。

有了造反志愿,安禄山想先练练手,增加成功率。他出兵攻打奚、契丹,不料途中下雨,弓弩脱胶不能用,两千奚骑又临阵叛逃,与契丹兵联合打过来。安禄山惨败,数万人只剩下二十个骑兵逃出生天。

安禄山一身悍勇,败而不服,收集四散的残众,计划卷土重来。他向玄宗申请,与朔方节度副使李献忠一起征讨奚和契丹。李献忠知道安禄山的性情,不肯听他指挥,瞅准一个机会,叛逃回了突厥,改回原姓名阿布思。不巧,回去后被回纥揍了一记狠拳,兵败逃散。

安禄山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招拢了阿布思的残兵,增强自己实力。

天宝十四年六月,安禄山给玄宗写信,说有骏马三千匹,每匹驾驶员二人,派吐蕃将领二十二人送到长安。玄宗刚要回信答应,河南尹达奚珣密奏道:“大批人马进京,我看安禄山这厮不怀好意。”

于是玄宗写了份手谕给安禄山,意思大致是:“献马不急。爱卿十月再来,朕在华清宫为你洗尘。”

安禄山安安稳稳地坐在床上,接到手谕也不下拜,问使者冯神威:“圣上安否?”冯神威说:“安。”。

安禄山又说:“马不让献无所谓,十月我本来就要回京一趟,何必再下个诏令。”

言语之间已对玄宗没有什么敬畏。

几天之后,安禄山遣返冯神威,也没有让他带个回信什么的。

安禄山: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现在不交战,那我可以斩你咯?


冯神威一回到玄宗跟前就告开了状: “臣差点没回来啊,陛下。”把安禄山的不敬之举通通倒了出来,玄宗仍然半信半疑。

杨国忠看安禄山是个潜力股, 日后极可能威胁到自己,就想方设法刺激安禄山,巴不得他造反,然后可以名正言顺地除掉。

杨国忠先把安禄山心腹吉温贬为澧阳长史,又处死安禄山的好友李超等人。这些动作都被安禄山留在长安的耳目---儿子安庆宗一一传回。

安禄山怒不可遏,于天宝十四年十一月中旬假称接到皇上密令,调集本部及奚、契丹士兵共十五万人,南下讨伐杨国忠。

玄宗还在华清宫与贵妃一起,兴致勃勃地等着给安禄山洗尘。突然有个人连滚带爬地跑进来:“安禄山反了!请陛下马上派兵,干死丫的!”

玄宗定睛一看,正是杨国忠。将信将疑地问:“是不是谣言啊?”杨国忠说:“河北各县都已投降,骗你是小狗啊陛下!”

玄宗愣了神,一时说不出话。杨贵妃掺言道:“我们对禄山像亲人一样,他应该不会造反吧。况且他儿子安庆宗不也在京城里么,难道他连儿子也不管了?”

玄宗点了点头:“是这个道理。恐怕是有人造谣,诬蔑禄山。”杨国忠看见他俩逗哏捧哏,不亦乐乎,气得脸都紫了。

第二天,太原等地陆续送来安禄山造反的报告。杨国忠带上人马,从内侍辅璆琳处搜出安禄山的造反书信。这次人赃俱获、证据确凿,玄宗大梦方醒,问杨国忠怎么办。

杨国忠反而慢条斯理地说:

臣早知他必反,但谋反只一禄山,将士未必心愿,臣料他不出旬日,便传首入都了。

(能把坐以待毙说得如此趾高气扬也唯有杨国忠大宰相了)

国忠:人家带了15万来搞我一个,我只好等他们从内部溃败了!


只可惜,贞观盛世以来,人民群众再没真刀真枪地运动过,安禄山一路南下,打谁谁怀孕,到哪哪投降。演员不按照剧本走,杨导演非常地头疼。幸好范阳、平卢节度使封常清自告奋勇,募兵6万往堵安禄山。

安禄山打到藁城,常山太守颜杲卿和长史袁履谦看情形打不过,表面投降、暗里谋划,同时联络堂弟---时任平原太守的颜真卿(书法家哦)相互援应。颜真卿接到堂哥的书信,马上加固城防,招募兵马,加紧训练,就等着安禄山来。

玄宗正为各地郡县争抢着投降的事烦恼,得知颜真卿如此有担当,顿时恢复了信心,立即带着杨贵妃回宫,下令斩了安禄山儿子安庆宗,赐他老婆荣义郡主(玄宗侄女)自尽。

随后,玄宗从自己小金库出钱在长安募兵11万,命荣王李琬为元帅,左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帅,冠名“天武军”。高仙芝先行带五万人出长安,驻守陕州。

安禄山继续渡河南下,攻下灵昌,直逼陈留。新任河南节度使张介然刚到陈留,太守郭纳竟然开城投降,张介然都傻了。可谓史上最短命的河南节度使。

安禄山这才知道安庆宗的死讯,痛哭失声:“我犯了什么罪?你们特么杀我儿子?!”

(这话问的。禄山真以为玄宗以为自己是去找杨国忠的)

为了泄失子之恨,安禄山把陈留的降兵屠了个遍,又破荥阳,驱至武牢,碰上了封常清。封常清领着一群新兵蛋子,根本招架不住安禄山的铁骑,狼狈地逃回洛阳。铁骑追到洛阳城下,封常清鼓起勇气出战,又被打懵。铁骑突入城内,封常清再把巷战打输,只好翻墙向西逃去。

封常清:以后改名封常输了


安禄山士气高涨,继续行军,快到陕州。封常清与高仙芝汇合,瞧见安禄山来势凶猛,锐气正盛,越想越怕,干脆退回潼关。可叹的是,两人因兵败被仇家寻到机会,在玄宗耳边陷害至死。

在参谋的建议下,安禄山让部将崔乾祐驻军陕州,自己回到洛阳,赶制称帝方案。

玄宗许久没听到捷报,在家等得不耐烦了,决定让太子监国,自己亲自去教训干儿子。杨国忠素与太子不和,一听这等大事,手忙脚乱地让姘头虢国夫人去找杨贵妃。贵妃一哭二闹,总算让玄宗把御驾亲征的念头暂时搁下。

形势越来越不好。安禄山自号大燕皇帝,改年号“圣武”。树起讨贼旗帜的常山太守颜杲卿和长史袁履谦被他擒住,两人痛骂安禄山不止,死相颇惨。

好在天不绝唐。朔方节度使郭子仪,颇晓兵事,受玄宗命令进攻洛阳。郭子仪又向朝廷推荐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李光弼智谋超群,用计轻取安禄山大将史思明,再与郭子仪联合,连战连捷,斩首四万,俘虏千人。唐军气势回转,平原太守颜真卿、北海太守荷兰进明、颍川太守来瑱、河南节度使李巨均传捷报。

李光弼:要不是遇郭帅,要不是逢乱世,我等如何出头


外头刚有起色,内院又要起火。驻守潼关的元帅哥舒翰,陷害杨国忠一系的户部尚书安思顺,玄宗要将思顺赐死。杨国忠恨死哥舒翰,恰巧听说舒翰的副使王思礼建议舒翰入京讨伐杨国忠,真真正正地清君侧。于是屡请玄宗诏令哥舒翰出关讨贼,防止他对自己不利。

哥舒翰懂些兵法,料想安禄山守株待兔,早有布置,就是不肯出击。郭子仪、李光弼也联名上书,说潼关驻军应固守本阵,不宜轻举妄动。

玄宗犯了糊涂,犹豫不决。杨国忠在一旁“豪气干云”地说道:

翰拥兵二十万,不谓不众,就使不能复洛,亦当复陕,难道四五千贼兵都畏如蛇蝎么?若今日不出,明日不战,劳师费财,坐待贼敝,臣恐贼势反将日盛,官军且将自敝呢。

这番话说得玄宗信以为真,一天催哥舒翰三遍。

哥舒翰被逼到墙角,不得已整军二十万,强行沿不利地形向贼军开进。果不其然,对方早有布置,落石、夹击、纵火,诡计百出,杀得哥舒翰屁滚尿流,逃回潼关西边的驿站,二十万兵马竟只剩下八千。屋漏逢雨,哥舒翰的部将火拔归仁趁机叛变,将舒翰绑了个结实,献给安禄山。

安禄山念在哥舒翰态度收敛、认错及时,不但饶他一死,还提拔使用。那火拔归仁背主求荣,被安禄山一刀砍了。拿下潼关之后,安禄山进逼长安。

火拔归仁:招聘机制不透明啊

玄宗急成了热锅蚂蚁,召集一圈大臣商量对策。有的要“打”,建议玄宗御驾亲征;有的要“喊”,遍令各地出师勤王,跟安禄山拼人多。杨国忠说,还是跑吧,世界那么大,我们去四川!

玄宗默默盘算了半天,最后蹦出一句:“哎呀明天再说!”

杨国忠回家后,让韩国夫人和虢国夫人连夜去找杨贵妃,劝说玄宗跑路四川。杨国忠为什么就看中四川了?原来那是国忠的故乡,积蓄丰实,而且地形利于防守。只要到了四川,可以继续逍遥乎哉。

两位夫人回来报讯:“明晚起程,千万保密!”。国忠一拍手:“得嘞!快收拾行李。”

旅游之前总是睡不沉的。杨国忠一听到鸡叫就从床上蹦起来,第一个跑去朝堂。陆陆续续有几个官员来了,找到国忠探听消息:宰相大人,咱们的下步棋怎么走?

国忠缩着脖子,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啊,大兄弟。

过不一会,玄宗下诏:我要亲征安禄山。命令京兆尹魏方进出任御史大夫,兼任置顿使。少尹崔光远接替为京兆尹,留守长安。宦官边令诚暂时掌管宫廷门禁。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整顿军力,选拔九百闲置马匹,一定要喂饱,半夜的时候用。

声东击西


王公大臣们议论纷纷,对于陈玄礼的安排更是莫名其妙。第二天早晨大臣们入朝,到了宫门前,只见稀里哗啦一大群宫人蓬头垢面地跑出来,说皇上、贵妃等人失踪了!

原来,玄宗、贵妃以及皇子、皇孙,杨国忠兄妹们,同平章事韦见素,御史大夫魏方进,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宫监将军高力士等趁着太阳还没出来,早向西跑路了。

一路颠簸感慨,玄宗一行到达金城驿站的招待所,睡了个含糊觉。第二天一早,王思礼从潼关逃回来,说哥舒翰投降了。玄宗没有怪罪,还封他为陇右、河西节度使,让他收集残存兵马,准备打回去。

王思礼退下后,找到陈玄礼,和他商量说:

杨氏误国致乱,奈何尚在君侧?我早劝哥舒翰表诛国忠,渠不见从,遂致受擒,将军何不为国除奸呢?

陈玄礼曾是“太平政变”的功臣,忠于玄宗,对杨氏兄妹乱政早有不满,当下点头同意。

陈玄礼:思礼,这边交给我。


王思礼告别玄宗,往东去了。玄宗再行启程,向西走到马嵬驿,正要和杨贵妃进站休息,忽听外面杀声震天。玄宗以为安禄山打过来,吓得说不出话,杨贵妃也牙齿打颤,让高力士出去探听情况。

不一会高力士回来说:“杨国忠父子、韩国夫人已被禁军杀死。”

玄宗大惊:“不对啊!陈玄礼在哪?”

御史大夫魏方进自告奋勇:“微臣出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刚出门就见到杨国忠首级挂在驿站大门上,不由发怒道:“你们怎么敢杀宰相!”这一喊倒好,军官士兵一拥而上,把他也砍了。

同平章事韦见素,出来看热闹,也被一顿痛殴,浑身是血。

(逃得憋屈的官兵们已由定点狙杀转为无差别袭击)

最后高力士跑出来,质问陈玄礼。陈玄礼坚决地说:

国忠既诛,贵妃不宜供奉,请皇上割恩正法。

高力士哭丧着脸:“兄弟,你让我进去当着贵妃的面跟皇上说,请您把贵妃宰咯?”

官兵们吵吵开了:“不杀贵妃,决不护驾。”

高力士看自己也快被揍上了,赶紧溜了回去,见贵妃已去别室,玄宗独自坐着,就把情况向玄宗禀明。

振奋的士兵:手痒痒,只要能让俺揍人


玄宗脸上血色渐褪,颤声问:“贵妃一介女子,常年居住深宫,不干政事,到底哪里得罪他们了?”

高力士道:

贵妃原是无罪,但将士已杀国忠,贵妃尚侍左右,终未能安众心。愿陛下俯从所请,将士安,陛下亦安了。

韦见素的儿子,京兆司录韦谔跪在地上劝玄宗:“箭在弦上,国家、皇室安危一念之间,请陛下当机立断!当机立断!”说完用力叩头,竟叩出一摊血印。

高力士出去探听情况没多久,满头大汗地跑进来:“官兵已经突破外门,陛下再不决定,他们就要亲自动手杀贵妃了!到时全尸也未必能保全啊。”

玄宗眼眶湿润,终于无力地说:“我也顾不得贵妃了。你替朕传旨,赐贵妃自尽吧!”

陛下,还记得那年七夕在长生殿的誓言吗


高力士闻言,起身进了内室,把杨贵妃带到佛堂自尽。韦谔这才站起身来,出去对禁军高声说道:“皇上已经赐贵妃自尽了!”

众人齐呼万岁。此时正是天宝十五年六月,杨贵妃三十八岁。

禄山如何毙命?太子怎样登基?写不完了,下次吧。


(读完的童鞋非常难得,请在底下留言,打个1就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72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003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512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825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874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841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12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582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033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309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450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158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89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0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609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440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357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 银灯鸳帏 她,美得历代文人都为之赞叹,为之惋惜,为之悲痛。 她的美成全了自己,也埋葬了自己,她就是中国历史...
    银灯鸳帏阅读 2,042评论 0 3
  • 唐玄宗在年轻的时候,用现代的语言讲,他有事业心,希望能为国家办成几件大事。所以,他用的人也就要与他有同样事业心的人...
    悠悠千古事阅读 879评论 0 0
  • 唐玄宗在年轻的时候,用现代的语言讲,他有事业心,希望能为国家办成几件大事。所以,他用的人也就要与他有同样事业心的人...
    悠悠千古事阅读 716评论 0 0
  • 有个男生我从青春朦胧时候就认识了,那时候彼此没什么话说,或者就是那个时期的我们不需要话题,不需要言语,青春就是一个...
    尬女阅读 604评论 0 0
  • “徒儿,为师听闻山下有一蝴蝶精作乱,你下山去把它除了吧。” 道观里,师父捋着白胡须对年幼的青羽说道。 青羽撅着嘴巴...
    念衡阅读 1,107评论 0 4